公立醫院護士人手短缺已影響深切治療部、手術室及產科服務,前線人員反映,其中一項肇因是今年中推行人力資源新規定,護士申請調職獲批後,部門須於三個月內「交人」,惟騰出的空缺卻難填補,造成「人手愈少、愈多人調職」的惡性循環。各院向總部「陳情」求救不獲受理,有高層聲言「員工調職不可像足球員般交換」,不允協助有護士外調的部門找人替補,將責任卸回各聯網,要各院自行協調。
衞生服務界立法會議員李國麟指,以往醫護人員如欲調往其他醫院工作,必須另一醫院的員工願「一對一互調」才可獲批,今年中實行的新規定原意是增加調職靈活性。
然而,個別部門「放人」後未能及時填補空缺,人手更為緊張。瑪麗醫院兒童深切治療部是其中一個重災區,近月流失十五名護士,餘下的護士當夜班次數由一晚增至三晚。
要部門自己「拆掂」
各聯網今年九月向醫管局總部反映苦況,據本報取得總部人力資源主管羅熙達回覆各聯網人力資源部經理及護理經理的電郵,斷然拒施援手,三個月內交人的規定無商量餘地,又指事件非政策問題,而是各聯網之間的事,若在「放人」方面有困難,促部門經理自行與有關的聯網醫院總監「拆掂」。
華員會護士分會主席蘇肖娟表示,部分工作壓力較大、工時較長的部門如深切治療部、手術室、產科及心臟科等,護士申請調職情況較普遍,可能一、兩年也無法補回空缺,「個個部門都爭緊人,剩低喺度嘅更辛苦,就愈多人申請調走,形成惡性循環。」她指總部不可置之不理,必須採取措施紓緩護士壓力並挽留人手,將向局方反映訴求。
無做好協調招惡果
李國麟指調職政策原意可取,但真正執行時或出現協調問題,「中高層管理人員無做好協調,前線食晒惡果。」他認為總部應責成各部門經理妥善管理人力資源,「至少有一個明確說法,某啲情況下有酌情權,總部無理由乜都唔做。」
醫管局發言人回應指,一般而言,員工在醫院間的調遷由醫院或聯網人力資源部商議協調,並盡快安排填補空缺。若招聘出現困難,醫院或聯網間可按個別情況酌情處理員工調職安排。
■記者 陳紹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