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1/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大道之行:審計依舊陋習不變

審計署公布的衡工量值報告,每次都能夠披露出公營部門管理的漏洞與流弊,在社會上引起強烈的回響。可惜多年下來,審計依舊,陋習不變,大量公帑被浪費,機構成效不彰,市民愈益感到煩厭,抱怨政府聽之任之,有何良好管治可言。長期積弱下來,埋下管治危機的計時炸彈,不可不察。

審計署最新的報告揭發生產力促進局行政管理混亂:違規發放雙重房津、預算業績虧損下向員工發放浮薪、附屬公司虧本未能全數追回成本、酬酢開支限額無故大幅調高等,可以說得上是劣迹斑斑,更教人匪夷所思的是,內部近萬件物品不翼而飛,總值高達五千多萬元!

生促局管治問題一大堆,殆無疑問,公眾不滿的是,近年審計報告揭發的公營機構,記憶猶新的如平機會、旅發局、應科院等,與生促局的弊病如出一轍,一句話:毫無公共管治可言。是否所有公營機構都是大花筒或無掩雞籠?政府可否舉出模範的示範單位來說服公眾,公營機構是有規有矩,有管有治,是過得自己過得公眾的?

過去二十多年,回歸前後,政府走私營化之路,參考西方先進工業國的經驗,為政府部門瘦身,將必不可少的公共服務改由半官方的公營機構負責,希望提升靈活性與效率,使服務貼近公眾所需的同時,也在政府的監察督導之下運作。意圖是好的,可惜內部問題極多,表現令人失望。

最根本的問題,是機構的董事局未能發揮領導與監督的作用,欠缺專業進取的精神,董事以業餘心態參與,未有克盡厥職,致使管理層出現不少偷天換日,濫用資源的慣性做法,最後竟然習非成是。

政府必須下大決心整頓公營機構,立法會帳目委員會應敦促政府正視問題的嚴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