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1/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冷眼旁觀:氣候極端化

去年十一月初,樂施會舉辦「毅行者」慈善賽,數以千計健兒被炙熱的太陽曬得頭昏腦脹,三十度高溫天氣影響體能,許多人中途抽筋,被迫退出,就算是馬拉松好手也保持不了應有水準。

樂施會吸取去年天氣太熱的教訓,把今年的比賽延遲兩周,誰知遇上罕見寒流,日間還好,入夜寒風刺骨,參加者穿着短褲,在四、五度天氣下跑上大帽山,雙腿像是被冰封了,身體失溫。朋友勉強捱到終點,得了「三低」症(低溫、低血壓、低糖),需要送院急救,幸好沒有大礙。

兩年比賽都在十一月舉行,但氣溫卻有差不多二十五度的差異,這是全球暖化的典型徵狀。氣候變化導致極端氣候出現,次數也會愈來愈頻密。去年一月,中國有大雪災;今年夏天,台灣有大風災;最近中國多處地方有大旱災,不少城市和鄉鎮要限制供水;上周,英國北部又發生大水災。

來自泰國的青年朋友說,全球暖化是當地年輕人最關注的問題。噢,真的嗎?不是貧窮、醫療、教育,而是更長遠、關乎地球能否續存的問題?香港應沒有同類調查,但基本觀察是:氣候變化不是本地青年最緊張的議題,因為香港在這方面認知較弱,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步伐非常緩慢,我們過度消費的生活方法與「綠色、簡約」相距甚遠。

當全球首腦將匯集哥本哈根參與氣候變化大會、商討減排對策時,樂於出席世貿會議和亞太經合會議的曾蔭權卻不打算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