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兩岸猿聲啼不住 政改難過萬重關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二○一二年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產生辦法諮詢文件昨日出台,政改爭拗也正式拉開序幕。香港的民主進程是向前邁進,還是繼續原地踏步,視乎未來三個月的諮詢結果。但可以預料的是,由於泛民主派事先張揚,擺出強硬對抗的姿態,甚至威脅要搞甚麼「五區總辭」,所以這場爭拗必定是空前激烈的,甚至是勢不兩立的,今次政改方案會不會重蹈○五年被否決的覆轍,不能不令人擔心。

優化方案 有利有弊

一如所料,今次諮詢文件可以說是○五年政改方案的優化版,也就是泛民主派所說的「翻叮」方案。主要內容包括:一,將負責選舉行政長官的選委會人數由八百人增至一千二百人,四大界別同比例增加委員名額,即每界別增加一百人,其中第四界別新增一百個席位中的大部分將分配給區議員;二,將立法會議席由六十席增加至七十席,新增十個議席中的五席由分區直選產生,另五席則分配給功能界別,這五席以及現有的一個區議會議席,將全數由民選區議員互選產生,委任區議員不能參與互選。

當局表示,有關方案注入了新的民主因素,擴大了選民基礎,增加了選舉的民主成分,如果方案獲得通過,將標誌香港的民主進程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

事實上,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七年底作出的決定,二○一二年不實行普選,二○一七年可以普選行政長官,以及最快二○二○年可以普選立法會。也就是說,客觀現實規定本港的民主進程必須符合循序漸進的原則,所以,二○一二年的政改方案只能是一個過渡性的安排,一個承前啟後的方案,部分泛民議員要求一步登天,二○一二年便實行雙普選,根本不切實際,甚至可以說是無理取鬧。

當然,任何方案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也不可能符合所有人的要求,今次方案同樣是有利有弊。其中最大的爭議是,立法會新增的五個功能組別議席,諮詢文件建議由四百多名民選區議員互選產生,卻將一百多名委任區議員排除在外,此舉被人質疑是歧視和矮化委任區議員,不啻埋下爭拗的火種,甚至極可能受到法律的挑戰。儘管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強調無意矮化委任區議員,但事實就是事實,不管他如何解畫,終究無法自圓其說。

香港是一個多元社會,有各種不同的聲音和意見,那是很正常的,所以,泛民主派議員昨日對政改方案反應激烈,又是抗議,又是遊行,並不令人意外。他們認為,新方案沒有取消及減少功能組別,也沒有取消分組點票規定以及減少對議員草案的限制,不符合民主的進程,部分建議甚至是倒退。

其實,如果說倒退,泛民主派恐怕也有很大的責任。○五年的政改方案本來可以向普選目標邁進一大步,也得到大多數民意的支持,但由於泛民主派一意孤行,綑綁式反對,令該方案夭折,才造成香港政制寸步難行,至今還在原地踏步的窘態。試想想,如果○五年政改方案獲得通過,今次應該有機會更上層樓,又怎麼會出現目前的僵局?

揠苗助長 適得其反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泛民主派諷刺當局「翻叮」○五年方案,這固然是事實,但捫心自問,難道泛民主派就沒有錯嗎?一之謂甚,豈可再乎!如果泛民主派今次還是不理會主流民意,繼續擺出強硬對抗的姿態,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要求,那麼,結果必然是一拍兩散,政改方案再次流產,香港政制依然原地踏步,這不但是全體市民的損失,泛民主派本身也有害無益。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民主是普世價值,沒有人反對民主,但凡事總要有一個過程,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揠苗助長,只會適得其反。格林童話中有一個《漁夫的妻子》的故事,說的是漁夫的妻子從不知足,今日要錢,明日要屋,做了貴族還不夠,還要做統治世界的女王,結果大家都知道了,貪心的妻子最終被打回原形,變得一無所有。同樣道理,如果泛民主派貪得無厭,這也不滿,那也不足,今日抗議,明日遊行,不但徒勞無功,反而會阻撓香港的民主進程,令香港距離普選的目標愈來愈遠,那樣的話,泛民主派將成為歷史的罪人。

香港回歸十二年,亂足十二年,固然是因為港府管治無能,但部分政客不顧大局,一味為反對而反對,也難辭其咎。事實擺在眼前,當香港為政改而爭吵不休之際,當香港陷入沒完沒了的內耗之際,周邊城市無不全力發展經濟及民生,結果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周邊城市後來居上,香港卻日漸沉淪,邊緣化危機日甚一日。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從過去多次民意調查可以看到,大多數香港人最關心的問題始終是經濟和民生,他們希望安居樂業,希望繁榮穩定,不想再因為政治問題而爭吵不休,更不想因為政改問題而內鬥不止。況且,金融海嘯影響未過,香港經濟千瘡百孔,元氣未復,再也經不起折騰了。既然普選時間表已定,二○一二年政改方案亦已推出,目前最重要的是凝聚共識,定出一個切合本港實際、符合大多數市民願望的政改方案。否則,若繼續吵吵鬧鬧,蹉跎歲月,誰也救不了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