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再有市民於公立醫院白捱一刀!瑪嘉烈醫院疑將便秘誤診為腹膜炎,為病人進行剖腹手術後始發現並無異常,不但留下長達十五厘米的疤痕,開腹創傷至今仍未復原。有專科醫生認為,手術前倘能先行安排電腦掃描確定病因,或可令病人「避過一刀」,估計事件或涉醫療資源不足,致令「排手術室快過排電腦掃描」。
今年八月底開始,鍾先生連續半個月不能排便,九月中更因腹痛難當而召喚救護車,經瑪嘉烈醫院急症室診治後,被診斷為腹膜炎。醫生安排翌日進行腹腔鏡手術,並表明如有需要,才會進行進一步手術。惟當完成手術,鍾在麻醉藥過後方獲悉醫生曾於腹部開刀,目睹傷口足有十五厘米長時更嚇了一跳,多次追問醫護人員才獲回覆,「佢哋話腹腔鏡睇唔清楚,所以要劏開嚟睇,但睇完又發覺乜事都冇,簡直當我豬咁劏!」
鍾坦言至今仍受腹痛困擾,須臥床休養而無法工作,夫婦二人生活亦成問題,「最慘係到依家都未話到畀我知係咩病!」現時鍾只能自行購買坊間通便藥排便以減輕腹痛。
腸胃及肝臟科醫生徐幼葵表示,腹腔炎病徵包括廣泛性腹痛、腹部繃緊等,如病情嚴重可以致命,假如病人排便後腹痛徵狀退減,加上剖腹手術及腹腔鏡檢查均未有發現,不排除病人只是便秘。徐指如院方能先行安排病人進行電腦掃描檢查,或可避免有關手術,估計事件或與醫管局資源有限有關,「排手術室分分鐘快過排電腦掃描!」
團體指不當促交代
「如果病情係咁緊急,醫生應該盡快安排電腦掃描先啱!」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質疑院方處理不當,加上手術前未有清楚解釋程序,令病人期望與結果出現落差。至於病人對白捱一刀的不滿,彭認為院方有責任清楚交代及釋除疑問。
對被指事件涉及人為疏忽的指摘,瑪嘉烈醫院發言人未有正面回應,只稱病人入院時因腹部有廣泛性觸痛及緊繃徵狀、腸道充塞糞便,臨床診斷為腹膜炎,醫生建議進行腹腔鏡手術,並解釋手術性質及風險,如有需要將進行進一步手術。
發言人續指,由於腹腔鏡未能清楚檢查腹腔,醫生遂決定剖腹作詳細檢查,結果發現並無異常,遂向病人處方灌腸劑清除糞便。至於病人所患病症,發言人表示至今仍未能確定。
■記者 王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