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跳至主目錄​

09/11/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我的瀏覽記錄

共融教育 解放殘障學童

【本報訊】為殘障兒童提供服務的機構「親切」提出全港小學推行共融教育,教育小朋友尊重和接納殘障兒童,共建兒童共融社會。學者指出,兒童共融社會並非小朋友一起快樂玩耍咁簡單,而是讓殘障兒童也有空間發展,讓他們活得有意義。

「親切」成立三十周年,最初為越南難民兒童服務,如今服務對象包括殘障、少數族裔及貧窮家庭兒童。「親切」昨舉辦座談會,主題為香港兒童共融展望。「親切」總監湯崇敏說,港府在學校大力推行性教育、公民教育和生命教育,但忽略了共融教育,該組織已製作共融教育課程,供小一至小六使用,從小教育小朋友認識、接納、尊重其他人,懂得與別人相處。

「讓他們活得有意義」

湯崇敏表示不少學校接觸該組織後主動向學生灌輸共融教育,認為行動應該全港化,故要求港府設立中央兒童資料庫,統計全港智障兒童數目去制訂合適政策。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師張超雄說:「共融人人都會話好,但不僅是一個智障小朋友同其他小朋友玩得好開心而已,這只是基本層次;最高層次的共融社會要有公義在背後支撐,個個小朋友都有空間發展,讓他們活得有意義!」

育有智障兒的林太亦在座談會上分享經驗,兒子過往一直在主流學校讀書,自己亦不想兒子讀特殊學校,後來發現兒子孤獨無助且融入不到學校生活,「做家長其實好簡單,只想兒子開心享受學校生活,最終只有讓他轉到特殊學校讀書,幾年之後,如今兒子自信心有好大改變!」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
本網站已採納無障礙網頁設計。如閣下對此網站在使用上有任何查詢或意見,請以下列方式聯絡我們。 電郵 : enquiry@on.cc
東方日報香港人的報紙 必然首選 連續49年銷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