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為我們描繪的「新中環海濱」,是個「集消閒、休憩、文化於一地的臨海公共空間」。
最近,發展局詳細解說,新中環海濱將以BOT形式批出。BOT是「建造、營運、轉移」,為大型基建慣用手法,例如建海底隧道,中標財團建成海隧可經營若干年,之後營運權就移交政府。BOT適用於基建,但適合發展中環新海濱嗎?
經過近年陸續發現公共空間被私有化事件後,市民對商營管理不信任。若由商界營運,中環海濱的「公共性」會否變質?例如,屆時會否「實Q」滿布,對普羅大眾諸多阻撓;相反,對餐廳的營運者就樂意提供方便,例如容許餐廳在露天空間做生意?
如果政府放棄BOT,那就是由康文署管理了,但該署的紀錄也好不了多少。大家應留意到維園門前的十多個「不准」:不准寵物入內、不准踩滑板、不准踏單車、不准攝錄等等。康文署的管理比商營官僚,也比商營缺乏創意。因此,康文署也不行。
若大家對BOT有恐懼,對康文署有成見,在哪裏尋找「第三模式」?我建議政府考慮接納非牟利組織作為管理者。
倫敦南岸近兩公里的海濱長廊,分別由泰迪現代藝術館、錢幣街社區營造機構、南岸文化中心管理,三個都是非牟利組織,在彼此的溝通協調下,海濱長廊成為多姿多采的文化空間,連大樹也可變身公共藝術創作,夏天還有盛大的文化節。非牟利組織可以在經營上靈活創新,以人為本,公共空間就不會變得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