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0/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主動調查僅治標 剷除庸官方治本

公立醫院醫療事故層出不窮,各界要求加強問責的呼聲日隆。醫務委員會主席麥列菲菲表示,將考慮改變以往「收到投訴先做嘢」的做法,主動出擊調查公院醫療事故,並研究增加非醫生的委員數目。醫學界對此表示歡迎,認為無論是公立醫院還是私家醫生,醫委會都有責任作出監察,而醫委會保持高透明度,則是問責社會的應有之舉。

其實,調查公立醫院的醫療事故本來就是醫委會的責任。根據法例,公立醫院同私營機構的同仁一樣,其專業操守均受到醫委會監管,一旦發生專業失德行為,醫委會有權召開聆訊並加以懲處,最嚴重者可以釘牌。但事實上,由於過往醫委會主要處理私人執業醫生的專業操守問題,而公立醫院發生醫療事故,通常由醫管局自行調查處理,醫委會樂得袖手旁觀,除非有人投訴,從不主動召開聆訊,因此醫委會予外界醫醫相護、消極被動的印象。

另一方面,私人執業醫生對醫委會選擇性聆訊深感不滿,同樣是醫療事故,私家醫生會遭到聆訊甚至最嚴厲的懲罰,而公立醫院的醫生卻毋須接受專業道德聆訊,更遑論懲處。因此,業界一直批評醫委會內部黑箱作業,聆訊雙重標準,對私人執業醫生不公平。前醫學會會長蔡堅曾直言不諱地批評醫委會規管不公,是「麻鷹唔管管雞仔」。

一句「麻鷹唔管管雞仔」,道盡了市民對醫委會疏於職守的失望,也暴露了當局對公立醫院監管方面制度性的缺失。一定程度上說,近年來公立醫院醫療事故接二連三,並頻頻發生見死不救、見錢才救等涉及專業操守的醜聞,與醫委會無所作為乃至包庇縱容是分不開的。現在,醫委會覺今是而昨非,要一改過往被動消極作風,主動出擊追究事故責任,算是在正確的道路上邁出了一小步,對提高公立醫院醫護人員的警惕性、減少醫療事故,應有一定的正面作用。

但我們想指出的是,公立醫院醫療事故頻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前線人員警覺性不足固然難辭其咎,其根源則在於制度不公,資源分配嚴重失衡。目前,本港用於公共醫療的資源並不算少,但由於醫管局架構臃腫,肥上瘦下,以致管理層腦滿腸肥,無所事事,前線醫護人員則因人手嚴重不足而高度緊張,疲於奔命,在平均每個病人看診時間只有五分鐘的情況下,誤診、錯診幾乎是不可避免的。而在購買藥物方面,醫管局採取價低者得的招標方式,亦帶來嚴重後果。

有數據顯示,過去三年間,薪酬相當於首長級公務員的醫管局高層職位增加了五十個,高達六百多人,而最高薪的五百五十名醫管局管理層每年的薪酬開支便達十五億元,超過購買通用藥物的十四億七千萬元。金融海嘯之下,不僅一般打工仔面對失業減薪之苦,連高級公務員也未能幸免,但匪夷所思的是,醫管局五名管理層竟然逆市獲得可觀的加薪。

在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及衞生署署長林秉恩等無能管治下,醫管局變成一個可怕的黑洞,瘋狂地吞噬着天文數字的醫療資源,即使當局決定增加公共醫療的開支,最終都會流入這個黑洞,前線醫生及一般病人則難以受惠。管理混亂再加上資源分配不公,也造成前線醫護人員士氣動搖,優秀員工流失嚴重,進一步加劇前線人手緊缺,形成惡性循環。

所以說,醫委會主動調查醫療事故只是治標,改革醫管局、將庸官連根拔起,才能治本。問題是,當局根本沒有破釜沉舟的決心,不敢觸動寄生在公共醫療體系的龐大得益階層,任由癌細胞不斷擴散,最終將變成不可救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