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蔭權在施政報告提出慳電膽現金券計劃,但事後被揭發其親家為慳電膽市場佔有率近半的飛利浦本港主要代理商,事件引起曾蔭權涉利益輸送疑雲。隨之亦遭環保政策評議會踢爆七月已接獲投訴,並向當局查詢多個政府部門早已採用該品牌的慳電膽,存在利益輸送之嫌,不滿當局未有醒覺慳電膽現金券計劃可能觸發利益衝突。事件引發有立法會議員建議動用特權彈劾曾蔭權,以及質疑政府無視兩電管制計劃協議,容許兩電藉口加電費,計劃提出司法覆核推翻這項措施。在慳電膽醜聞鬧得滿城風雨之際,曾蔭權又捲入弟婦提早獲得迷債賠償的利益衝突風波,引起各界關注曾蔭權的誠信問題。
利益衝突無申報 誠信破產
「東方報業民意調查」於上星期四至六以街頭問卷及電話形式訪問了五百七十名十八歲或以上市民,結果顯示,對於曾蔭權親家是做慳電膽分銷生意,但曾事先無申報利益,四成二受訪者直斥他政治敏感度不足;兩成六稱事件令人懷疑涉利益輸送、官商勾結;認為屬重大疏忽的佔一成一。
廉政公署接獲立法會議員投訴,亦正式啟動調查程序跟進事件,四成一受訪者認為,曾蔭權及政府會因此事導致誠信及公信力下降;兩成五指會形象受損;兩成稱令人感到弱勢政府能力不足。曾蔭權回應事件時一直指「慳電膽政策不存在利益衝突,唯一考慮是公眾利益」,但有三成二受訪者批評曾蔭權是死撐不認錯;兩成一坦言不接受有關解釋;一成四認為說法不可信。
欠缺諮詢 政治敏感度奇低
對於在風波愈鬧愈大之際,當局在近日匆匆通過紀律部隊職系架構檢討及高鐵上馬兩項重大政策,兩成八受訪者認為是想轉移視線,圖淡化慳電膽醜聞;兩成二指屬政治化妝伎倆;一成八質疑當局刻意更改議程想為曾蔭權遮醜。
事實上,大部分市民感到慳電膽現金券計劃本身有不足處,三成二最不滿制訂有關政策時欠民意諮詢;三成一斥要加電費;兩成一認為只限換慳電膽造成不公平。
慳電膽現金券計劃有不少爭議,三成八受訪者認為當局應優化計劃,將換購範圍擴至節能產品;三成指要撤回計劃;兩成認為最好擱置,事件明朗化後再推行。而受訪者認為曾蔭權亦應為事件負責,三成四認為曾蔭權應接受立法會調查;三成一指他要公開道歉;認為要辭職亦有一成二。
綜觀整體情況來看,大部分受訪者不滿曾蔭權身為特區領導人,但政治敏感度卻嚴重不足,推行政策時又欠缺諮詢民意,結果令政策引起極大爭議,自己亦因不懂避嫌,才捲入連串利益衝突風波,引火自焚。
加電費補貼計劃假環保
曾蔭權在施政報告提出擾民的慳電膽政策,被質疑有欠公允,更惹起利益輸送醜聞。有團體直斥曾蔭權推行慳電膽政策前缺乏諮詢,直斥港府的環保政策一團糟。環保團體亦要求政府優化計劃,擴大現金券適用範圍,釋除利益輸送的疑慮。
環保政策評議會主席樊熙泰表示,市面上有多種節能產品,不明白政府為何只揀選慳電膽,單是節能光管及LED燈的效能已較慳電膽優勝。他又稱,慳電膽政策未能人人受惠,但政府卻強迫全港市民加電費補貼計劃,有欠公平。
力促擴闊範圍
他建議,港府擴闊一百元現金券的適用範圍,避免造成利益衝突,例如容許市民換購不同種類的節能產品,包括有能源效益標籤的冷氣機及雪櫃等家庭電器,甚至是公認的節能產品,如電風扇等。樊續說,「環境局局長邱騰華話希望環保產品入屋,就要公平咁做,咁樣先可以發展環保產業,對刺激經濟都有幫助。」
樊熙泰又稱,政府過往動輒花費數以億元派糖,今次派現金券只涉二億多元成本,政府若有心推行環保,就應資助市民,以免被指製造藉口讓兩電可以乘機加電費。
民間團體「107動力」召集人何民傑則批評港府環保政策一團糟,由檢討空氣質素標準、膠袋徵費以至慳電膽,都是透過加稅及加費手法,企圖令市民改變生活習慣。他質疑曾蔭權自命政治家,處事卻欠缺政治敏感度,推出政策欠缺諮詢,推行草率,令市民眼冤。
遮醜火上加油玩龜縮
慳電膽醜聞未平息,曾蔭權再招另一宗利益衝突風波,其購買了雷曼迷債的弟婦,被指疑透過關係獲得銀行提早賠償。有智庫組織及立法會議員則稱,利益輸送醜聞勢必對曾蔭權的誠信及政府形象有負面影響;促請曾盡快澄清種種疑雲,釋除公眾疑慮,否則「繼續拖落去對曾蔭權同當事人都唔係好事!」
劫貧濟富 開壞先例
城市智庫召集人洪錦鉉指出,曾蔭權推出慳電膽現金券政策前並無仔細考慮,以至政策推出後問題愈揭愈多,除了被轟益親家,有利益輸送之嫌外,更被質疑有何理據將現金券與電費掛鈎,導致各方群起圍剿,計劃提出司法覆核推翻政策,甚至彈劾曾蔭權,事件會導致曾蔭權及政府形象及誠信受損。
對於政府在風頭火勢突然宣布兩項重大政策企圖遮醜,洪錦鉉認為,政府在一個火頭上再增添其他爭議性議題,只會「顧得前唔顧得後」,增加政府工作量會更容易出錯,自暴其短。
立法會議員王國興表示,政府在慳電膽現金券計劃上已開壞先例,令「兩電管制計劃協議」形同虛設,他擔心當局今次做法有如劫貧濟富,鋤弱扶強。
王亦關注繼慳電膽醜聞後,近日曾蔭權又捲入涉利益衝突風波,認為接連醜聞對其造成負面影響,民望下降。他認為,即使曾蔭權在休假,亦應盡快出來澄清,交代來龍去脈,以釋除公眾疑慮,以及還當事人一個公道。曾蔭權繼續避談事件及不露面,對曾蔭權及當事人都並非好事。
慳電膽政治風波經過
7月6日-23日 環保政策評議會接獲投訴指曾蔭權親家為飛利浦電燈膽主要分銷商,多個政府部門早已採用該品牌的慳電膽,有利益輸送之嫌。環評會去信行政長官辦公室及多個部門查詢。
9月22日 當局覆函指收到環評會查詢,但欠正面回覆,該會再去信要求回覆。
10月14日 曾蔭權在施政報告公布慳電膽現金券計劃。
10月16日 曾蔭權姻親涉慳電膽生意事件曝光。廉政公署接獲立法會議員投訴後,啟動調查程序跟進事件。
10月17日-18日 環評會披露對當局未有醒覺慳電膽現金券計劃可能觸發利益衝突的不滿,並展示與政府的往來信件。
10月19日 立法會議員建議動用《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或彈劾特首機制調查事件。
10月20日 行政會議為曾蔭權護航,匆匆通過紀律部隊職系架構檢討及高鐵上馬兩項重大政策,擬轉移公眾視線。
10月21日 政黨踢爆兩電的管制計劃協議中並無條文適用於今次「送禮」加電費措施,計劃提出司法覆核推翻措施。
10月22日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決定去信兩電查詢政府將現金券與電費掛鈎的理據。曾蔭權突然宣布休假四天。
10月23日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首度評論慳電膽醜聞。曾蔭權再涉利益衝突風波,被指其弟婦是雷曼迷債苦主,疑因透過關係提早獲得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