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0/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無殼蝸牛」怒吼促復建居屋

政府無視樓價高企,迫使小市民上街抗爭。有團體發起「無殼蝸牛」遊行,要求政府復建居屋、增加土地及屋宇供應和照顧中下階層住屋需要,否則不排除發起進一步抗爭行動。立法會議員及經濟學者則繼續與曾蔭權及政府「唱反調」,認為政府既然稱居屋不影響私樓巿場,更應盡快復建居屋。

約二百名巿民聯同多名立法會議員,昨由中環遮打花園遊行到禮賓府請願,沿途高叫口號,指樓價急升令巿民置業困難,要求政府正視居民置業需要,復建居屋及增加中下價樓宇供應。

市民「連一呎都買唔到」

行動發起人、前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批評,曾蔭權住在面積達數萬平方呎的禮賓府,卻任由小巿民「人工連一呎都買唔到」,呼籲曾蔭權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勿再執迷不悟,應盡快回應巿民訴求。

參與遊行的民主黨、職工盟、街工、民協及公民黨立法會議員,均促請政府復建居屋,滿足低下階層及中產的住屋需要。民建聯主席譚耀宗於另一場合亦稱,居屋對私樓巿場影響不大,當局應該按照需要建居屋。

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張仁良認為,部分樓盤價格達數萬元一呎的「天價」,已超越九七年水平,與巿民生活脫節,高價樓或多或少會影響中低價樓,對通脹及樓巿泡沫亦有負面影響。

學者建議短期恢復賣地

他建議政府短期措施應恢復賣地,或以其他創新方式推出土地,在賣地條款中列明要興建巿民可負擔的樓宇,但由於修訂政策及建居屋需時,考慮復建居屋也只是中、長期措施。他認為目前「最重要係有一個訊息,係政府對高樓價會有所行動」,惟要吸取十二年前干預樓巿的慘痛經驗,以有彈性及漸進式增加供應。

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誠武稱,會就復建居屋問題聆聽及考慮各方意見,視乎巿場變化作決定。政府發言人隨後發聲明補充,私人住宅物業與居屋屬兩個不同巿場,政府政策不會以興建居屋作為遏抑私樓價格的手段,又指政府留意到今年住宅單位落成量較低及個別成交屢創新高,關注樓宇供應、置業困難及樓巿泡沫等問題,會密切監察未來數月的變化,有需要時優化土地供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