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呔曾的慳電膽危機在發酵,雖然不少下屬「挺身而出」護航,但普羅市民卻無不搖頭。
明知政策推出後有官商勾結之嫌,仍不將公眾疑慮放在眼裏,這是煲呔曾性格使然。慣於「視民望若浮雲」,視民意若逝水,居高臨下,肆無忌憚,總之你們吵你們的,我做我的,你們既不可能趕我下台,我也不打算自動下台,那你們又怎奈我何?吵來做甚麼?
這種「主子」心態,上承英國殖民管治遺風,下接中共獨裁賦權的傲慢,與今日民主社會的風尚,可謂南轅北轍。
對於煲呔曾來說,民眾的信任可有可無,香港人信不信得過他,讓不讓他繼續執政,對他都沒有意義,他的權力來源並不是香港人。因此在慳電膽事件上明知故「犯」,一意孤行,是有心理基礎的,便是只要上面滿意了,香港人滿不滿意與我何干?
雖然是否明益親家將永遠是「無頭公案」,但經此一役,煲呔曾的誠信成了一個問題。香港人會問,管治香港的權力落在甚麼樣的人手中?
誠信是從政的人的最低標準,甚至可以說,是每一個人做人的基本標準。一個人誠信破產,為人處事將陷入困境,與此同理,煲呔曾若不能妥善處理這次誠信危機,即使捱下去,也將相當難看。
煲呔曾不在乎個人的誠信危機,中央不會不在乎;中央用心在民,中央在乎了,看他還如何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