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0/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漠視弱勢社群 遑論進步社會

此一時也,彼一時也,曾幾何時,曾蔭權揚言「僅靠金融業就能養活一千萬人口」,現在卻承認「單靠金融業不能養活七百萬人口」,今後香港經濟需要「升呢」、要「食腦」,發展高增值的知識型經濟。曾蔭權特別提到,今年施政報告的封面採用泥土淺啡色,代表踏實及回歸基本,彰顯政府提倡務實政治,重視執行力,以解決問題為本。

事實上,「升呢」的只是港府的吹牛功夫,而不是執行力。一個擺在眼前的事實是,目前本港長者申請資助護養宿位平均需輪候三年半,由於人口老化加快,輪候時間還在不斷延長,每年都有兩千多名長者在漫長的等候中抱恨而終。昨日有市民投訴,其丈夫今年七十歲,申請資助安老院舍已四年,還要無限期地等候下去,目前只好入住每月需七至八千元的私人院舍,這對於退休長者來說,根本是難以為繼。

在今次施政報告中,曾蔭權花了不少篇幅討論安老問題,聲稱當局將多管齊下、加快供應護養宿位云云。可惜雷聲大雨點小,未來三年港府計劃新建五間安老院舍,僅能提供五百個宿位。須知本港有近九十萬長者,需要資助宿位者眾多,當局每年增加不到二百個資助宿位,無異於杯水車薪。

輪候長者宿位還不是最漫長的,最難堪的是殘疾人士申請宿位,不少人等了十多年,仍然一位難求。有母親向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投訴,患有嚴重傷殘及弱智的女兒輪候殘疾人士院舍,等了九年仍未獲安排宿位。亦有母親投訴,其智障女兒從十多歲開始申請宿位,今年已三十歲,至今仍未能如願,而她自己亦已六十歲,已經等到絕望。而張建宗卻聲稱,殘疾人士院舍平均輪候時間需九年是正常的,可謂涼薄之極。可憐天下父母心,做父母的莫不希望能親自照顧有殘疾的孩子,問題是父母年老力衰,自顧不暇,有朝一日離開人世,誰來照顧殘疾孩子呢?

若港府缺乏資源照顧弱勢群體,那還情有可原,但事實是香港乃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區之一,擁有約五千億元的財政儲備,還有一萬多億元的外匯儲備。有識之士早就指出,外匯儲備並非愈多愈好,港府完全可以按照醫療融資基金的模式,由庫房撥出一筆款項成立基金,專門照顧弱勢社群,讓他們過上有尊嚴的生活。

港府平時花錢是非常大手筆的,譬如可以一擲數十億元為公務員加薪,亦可以一擲數十億元興建政府新總部,還可以年花數千萬元招聘副局長及政治助理,而為了所謂十大基建,港府更準備動用二千五百億元。但面對弱勢社群的困境,港府卻一味「哭窮」,實在迫不得已,才擠牙膏式勉強增加一點點資源虛應故事。可見港府並不缺錢,缺少的是關照弱者的真心誠意。

可笑的是,曾蔭權在今次施政報告中還提出「進步社會」的概念,侈言「進步社會不只限於物質生活豐裕,同時更體現核心價值,包括愛心、關懷、互助、履行公民責任和維護傳統價值」,說得無比動聽,但在現實中,人們何曾見過港府的愛心、關懷及維護傳統道德呢?一個漠視弱勢群體的政府,一個坐視弱勢市民自生自滅的政府,是沒有資格談論甚麼進步社會的。

曾蔭權曾稱自己六十多歲,「不可能心中沒有老人」。問題是此老人不同彼老人,曾蔭權住在禮賓府中,高高在上,他關心自己的錦鯉可能多過草民。在台上薪高糧準,退休後還有優厚的長俸,他是不會理解基層辛酸的。

萬變不離其宗,不管施政報告封面是鮮艷的金黃色還是不顯眼的淺啡色,港府的涼薄及冷血卻是一脈相承。高官與其大吹特吹六大產業的前景如何誘人、如何「食腦」,不如幫市民幹一件實在的事情,解決一個具體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