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0/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冷眼旁觀:慳電膽並不環保

「低碳經濟」作為標題首次在施政報告出現。曾蔭權說,政府關注氣候變化,已展開顧問研究,制訂全面策略。政府已與國家能源局就西氣東輸工程簽署備忘錄,兩地的能源企業正籌備在深圳合建液化天然氣站,為香港提供更多清潔能源,改善空氣質素。環境局正與兩家電力公司探討,提升使用天然氣發電的比例。政府也在推行碳審計和建築物能源效益資助計劃。

以上的措施停留在空泛的宏觀層面,缺乏具體實施日期和減少碳排放的指標。然而,報告筆鋒一轉,曾蔭權突然變得微觀,甚至有點「婆仔」。他說,慳電膽較鎢絲燈泡耗電量少七成,因此兩家電力公司會向每戶派發慳電膽現金券一百元。

撇開是否有利益輸送,這決定亦令人費解。它不是一項政策,它的時間性也很奇怪,因為,更環保的LED慳電膽馬上出台了,但政府似乎等不及。這決定也沒考慮二百多萬戶人家齊齊買慳電膽,一年後齊齊扔掉慳電膽會為環境帶來的破壞。學者說,那是五十公斤的水銀,沒有回收配套,會帶來可怕的後果。

「烽煙」節目的聽眾說,家中最耗電的是冷氣,換個燈泡就是「低碳生活」嗎?可見,這決定最大的敗筆,是扭曲「低碳生活」的嚴肅定義。香港仍未有當「低碳城市」的決心,也沒打算由政府做起,透過宣傳、示範與教育普及,讓所有人支持「低碳生活」,從省電節能、綠色交通至回收再利用,都身體力行。

香港未有這樣的決心,就先推出這個莫名奇妙的慳電膽現金券決定,難怪惹人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