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球雜技看似簡單,但其實需要準確的手眼協調。英國牛津大學的腦科專家發現,練習拋三球雜技有助提升大腦機能,進行六周訓練後,大腦內負責傳遞訊息的「白質」神經組織有百分之五的增長,推翻了以往認為大腦發育後便不會再變化的看法,長遠或有助開發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等腦神經科疾病的新方法。
牛津大學臨床腦神經科研究人員於國際權威期刊《自然——神經科學》發表研究成果,他們招募了四十八名健康年輕成人接受測試,全部人事前均不懂拋球雜技。他們分成兩組,其中一組接受為期六周、每星期一次的拋球訓練,並每日自行練習半小時。兩組人在事前及事後均接受腦部磁力共振掃描,結果發現,練習拋三球的一組,腦部內白質平均有百分之五的增長。
牛津專家解釋,白質是大腦內一堆神經纖維的「線束」,負責連繫不同的神經細胞,將訊息傳遞到大腦不同部位,有如電纜網絡。傳遞訊息的能力取決於神經纖維數量,以及纖維之間的緊密程度。科學家以往認為踏入成年後,大腦不會再有任何變化,甚至開始退化,但今次研究證實大腦在學習全新的複雜事物時,仍保持一定「彈性」,懂得自我調整甚至「升呢」。
專家指選用拋球雜技進行研究,因涉及複雜的技巧,手部需準確抓住在視線邊緣快速移動的物件。這次研究顯示白質的變化部位,正是掌管這些技巧的位置。但這不表示所有人都要學習雜技,專家相信只要是一些保持腦部活躍的活動,即使只是散步或玩填字遊戲也可有類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