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0/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工廈活化關卡多

本文重點
【本報訊】本港工業北移,不少舊式工廠大廈長期空置,但申請更改用途卻關卡重重。有油塘區廠廈業主五年前計劃將空置率高達五成的物業活化為小商品展銷中心,向城巿規劃委員會申請了一年多才獲批,與政府商討補地價又耗時逾兩年,期間更要面對部門互不協調甚至互相矛盾,促請政府放寬申請程序及規限。

在油塘臨海地段擁有一幢十三層高、逾五十萬平方呎面積廠廈的香港經貿商會會長李秀恒表示,過去五年要過關斬將,應付規劃署、屋宇署、消防處、運輸署及環境保護署等多個部門不同要求,始可活化該工廈,但有時部門的要求互相矛盾,例如運輸署要求增加車位,屋宇署卻對加設車用升降機有意見,又要求舊式工廈完全符合最新的樓宇標準,令他左右為難。

補地價傾四年

李秀恒稱已撥備十億元進行活化,規劃申請及補地價後估計尚餘六億元,現有意隨巿場環境轉變,將一半樓面改為酒店供展銷買家入住,需再進行申請及補地價,他曾聯絡發展機遇辦事處,希望加快程序但未有回音,惟有期望明日發表的《施政報告》會有實際的優化措施。

不少名牌特賣場進駐的鴨脷洲新海怡廣場,亦計劃更改用途,但發言人指與地政總署商討補地價拉鋸長達四年,認為政府若要鼓勵工廈活化,應與業界訂定標準補地價金額,讓業界「有數得計」。

立法會議員黃定光指出,本港廠廈空置率高企,卻受條例規限難改用途,有業界私下將工廈改作非工業用途,將「罰款當交租」,以免浪費資源,促請政府彈性處理廠廈申請更改用途及協調部門的處理辦法。

發展局發言人表示,發展機遇辦事處處理的項目涉敏感商業資料,不便評論個別個案,又指行政長官已宣布會研究引入政策措施,加速改裝或重建現時未能物盡其用的廠廈,為文化及創意產業提供可用樓面及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