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笑罵由我:理性看待六十年

筆者將中共建政六十年分作前後三十年,只是一般而言,有朋友認為前後三十年不應割裂來看,當然是有道理的,沒有昨日便沒有今日,昨日之果為今日之因,歷史是如此走過來。

但前三十年是否大有成就,這就見仁見智,筆者算是前三十年過來人,有資格說幾句話。

中共建政後有做好事,改善民生,建設國家,如果連這些都沒有,那就更不堪了。但政治運動不斷,政策急躁冒進違背生產規律,導致國民經濟失調,工農業生產瀕於崩潰。

上世紀六十年代大饑荒餓死四千萬人,文革十年動亂又使生產陷於停頓,到鄧小平執掌領導權後,才有不改革便亡黨亡國的驚世之言。如果前三十年經濟成就那麼大,怎麼會有如此悲慘的局面?怎麼會給人民帶來如此深重的痛苦?

至於一些表面數字,在國家統計未科學化之前,只是任領導人打扮的「小姑娘」。大躍進年代農村畝產萬斤,大煉鋼鐵時土高爐遍地開花,數字都很驚人,實際都是泡沫甚至禍害(破壞環境,糟蹋物資)。何況,各級政府呈報數字中有多少水分,也只有天曉得。

看經濟發展,只要看老百姓生活水平就知道,國家經濟大好,而人民餓肚皮,那國家的錢到哪裏去了──別忘記當年幾乎沒有貪官。

前三十年之過算在毛澤東頭上,後三十年之功算在鄧小平頭上,功是功,過是過,功過應各有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