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高錕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後,為中大及其創辦的電子工程系帶來「名牌效應」,吸引大批預科生慕名查閱入讀資料。有昨日前往工程學院查詢課程的學生坦言,高錕獲獎證明本港科研發展有一定空間和成就,改變了一般人認為只有修讀商科才有前景的傳統觀念,更為未來科研發展打下一支強心針。中大副校長楊綱凱相信,「高錕效應」將能吸引更多學生選報中大,甚至工程學院各個學系。
中大昨舉行本科入學資訊日,吸引二萬五千名準備升讀大學的中六及中七學生前往收集各學系的資料,比去年增加五千人。為祝賀中大前校長高錕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會場特別設立介紹高錕成就的展板,加深同學對這位「光纖之父」的認識。
踴躍留言以你為榮
同時,校方亦在百萬大道設置「心意留言板」,供前往參觀的學生和家長向高錕送上賀語及祝福,不少在場人士踴躍留言,寫上祝願高錕「身體健康」,又有學生寫上「以你為榮」等字句,不消一個上午,留言板已幾近全滿。
高錕於一九七○年應中大邀請籌辦電子工程系。楊綱凱表示,中大早於近廿年前已開始研究光纖,高錕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相信能為整所大學帶來名牌效應,相信吸引更多學生選報中大或工程學院各個學系。
與高錕共事多年的中大工程學院院長任德盛表示,高錕於八七年出任中大校長時,已從研究光纖通訊轉移研究互聯網發展,並向工程學院借出一百萬元設立學校網絡系統,現已發展成為香港教育城網站,所作貢獻良多。
此外,任德盛又指,高錕早於廿多年前研究光纖及互聯網時,一般人認為系統只能為聲音、影片的傳遞提供網上平台,但他卻提出互聯網日後將演變成為一個網絡社會,包括網上打橋牌、網上買賣等,即一個層疊式的聯繫及網絡,而現實亦反映了當年高錕的思想極具前瞻性。
電子工程系強心針
受高錕效應影響,部分預科學生下定決心將來選報中大電子工程系。中七生蔡秉修坦言對電子工程系甚有興趣,同時卻擔心電子工程系的出路狹窄,但今有見高錕獲得諾貝爾獎,對他選讀電子工程系猶如打下一支強心針,希望以高錕為榜樣,努力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