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昨日舉行公眾諮詢會,聽取對空氣質素指標檢討的意見。科技大學大氣研究中心主任劉啟漢於席上指,輪船在港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僅次於電廠,是第二主要排放源頭,而且近年排放量愈來愈多。由於貨櫃碼頭接近民居,對居民的健康威脅就直接得多。
葵涌及荃灣超標最嚴重
他指最近進行研究,比較近兩年各區空氣監測站的二氧化硫超標情況,如按照世衞中期目標二的標準計算,即每廿四小時每立方米空氣之中不多於五十微克,結果顯示葵涌及荃灣超標情況最嚴重,○七年四至九月超標六十八次,○八年同期超標七十七次,今年因金融海嘯影響,遠洋船數目減少,四至八月超標次數降至廿八次。他解釋,本港夏季海風由海上吹到內陸,故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帶到岸上,令到超標次數大增,可見貨船就是該區路邊監測站測出二氧化硫常超標的源頭。
他批評港府在檢討空氣質素中,空氣二氧化硫含量只採取世衞中期目標一,即是由每廿四小時每立方米三百五十微克收緊至一百廿五微克,尺度太過寬鬆。他指本港二氧化硫排放已達到世衞中期目標一的標準,「如果訂一個目標係乜都唔使做,實在不能接受。」
地球之友高級環境事務主任蔡家民會後發聲明,更推測葵涌有一千五百名居民受貨輪廢氣影響而患病。地球之友根據美國一份空氣報告,指貨櫃港口污染空氣,威脅鄰近居民的健康,估計每一百萬名居民中,有約二千九百人會患癌症,因此推算鄰近葵涌貨櫃碼頭的五十多萬居民,有可能有一千五百人會罹患癌症。
環保署坦認規管有困難
環保署副署長陳嘉信承認規管遠洋船有困難,因涉及國際公約,且要與鄰近港口協商甚至要請示內地政府,未必短期內做到,政府會先行規管本地輪船的排放。環保署長王倩儀則強調,港府諮詢的目的就是想了解市民在改善空氣質素的問題上究竟想一步到位,還是循序漸進。
此外天文台台長李本瀅推斷,受氣候暖化影響,本港到本世紀末可能再沒有攝氏十二度或以下的寒冷日子,三十年後更可能會缺水。環境局局長邱騰華昨日表示,同意氣候暖化影響大。他強調政府會盡量嚴守減排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