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本報訊】青光眼是「視力殺手」之一。本港約百分之一至二的人口患該病,患者主要為四十歲或以上人士,近年更有年輕化趨勢,市民不容忽視。青光眼成因為眼房去水道堵塞,令房水未能排走,導致眼壓上升,影響視力,眼科專科醫生羅智峯表示,患者需終身滴眼藥水控制眼壓,其中兩至三成人,因藥物無法控制病情,要進行手術。
羅醫生表示,青光眼患者日常靠用眼藥水控制眼壓,若使用了四至五種眼藥水後,均無法控制病情,便需要做手術。公立醫院輪候做青光眼手術的時間,比白內障切除手術較短,一般需輪候半年。一旦病情嚴重至有失明風險,便會安排在一至兩周內做手術。
初期病徵不明顯
另一眼科專科醫生陳偉民稱,有關手術一般會在眼球內部出傷口作人造去水道,以排走房水。一般情況下,傷口會「埋口」及結痂,令人造去水道再堵塞,故醫生會利用一塊質地如海綿的棉塊,沾上抗癌藥,敷放於眼球內部的傷口上,過程需時數分鐘,期間每分鐘更換一片藥棉,待傷口吸收足夠藥量後,便不會愈合,讓人造去水道可繼續發揮其功能。
有專家曾估計在二○一○年,本港會有九萬六千名青光眼患者,至二○二○年更增至超過十二萬人。由於青光眼的初期病徵並不明顯,難以察覺,故高危一族包括年過四十、家族有青光眼病史,或本身患深近視、糖尿病及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者,應定期接受眼科檢查,以便發現問題時能及早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