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9/2009

貓頭鷹病房住一晚減入院率

夜晚是急症室最忙碌的時間,不少只屬「頭暈身慶」輕微個案但需留院觀察,大埔那打素醫院去年底啟用「貓頭鷹病房」,留院病人不必轉往內科病房,改由急症室醫生觀察,翌晨安排出院或轉介,半年間急症室入院率減少三分之一。該院急症科顧問醫生楊世達指出,病房設有中央監察系統,護士可透過中央屏幕觀察所有病床情況,正研究引入無線監察系統,將病人的血壓及脈搏等維生指數傳送至護士站電腦,甚至可遙控為全部病人量血壓。

該院急症科部門主管陳德勝指,貓頭鷹病房共有廿張病床,專門處理本屬於內科病房的病人。急症科副顧問醫生袁卓斌解釋,晚間到急症室的病人大多是心口痛、頭暈、氣喘、血糖不穩等,可集中於同一貓頭鷹病房處理,但不會處理心臟病及心肌梗塞等病危個案,亦不會接收傳染病個案。急症科醫生翌日會判斷病人可否出院,未能出院者會轉往內科病房或轉往大埔醫院。計劃推行半年,急症室病人入院率比去年同期下跌三成三,晚間時段入院率更下跌五成一。

助縮短手術輪候時間

下月六日起該病房將增加六張外科病床,接收剛完成日間外科手術的病人。現時待內科病人於早上離開貓頭鷹病房後,便可騰出病床接收日間手術病人,令該院現可處理前列腺、膽石及小腸氣等中小型手術,有助縮短新界東的手術輪候時間,並令北區醫院及威爾斯親王醫院騰出手術室處理癌症等大型手術。

該院行政總監鄭信恩稱,為配合計劃,將多加七個手術節數,增聘一名外科副顧問醫生,手術室亦增各兩名護士及支援人員。另外亦增加了三名急症科醫生及十名護士,支援病房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