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說:明末人好名,刻古書也是一種風氣,然而,往往自己看不懂,以為錯字,隨手亂改。不改尚可,一改,就反而改錯了,所以使後來的考據家為之搖頭嘆息,說是「明人好刻古書而古書亡」。有些事,並非好及急得來,像追求民主的步伐,揠苗助長,只有累事。
民主是好東西嗎?民主者,民眾做主也,意指利益相關者平等參與公共事務的管理。可是,民主程序的一項根本原則是多數人決定原則,但在邏輯上,多數人的同意,並不等於道德的正義。邱吉爾名言:民主是「壞體制中的最好體制」;內地著名作家韓少功指出,在現代社會條件下,沒有民主的繁榮如同白血球不足的肥體,缺乏發展的可持續性。令人擔心的是,一個官吏體系掌控着愈來愈多的國家財富和財政資源,如無民眾全方位的監督和制約,必滋生很多自肥性利益集團。
然而,缺乏道德的民主,並不值得恭維。試想想:倘若沒有人性的反省,假如人道主義得不到彰顯,假如不在追求自己的自由,同時也尊重他人的自由,則民主往往只能是「多數人暴政」。通常情況下,多數人暴政比少數人暴政更可怕,皆因多數人對少數人的暴政,少數人的反抗很難實現。
老朽認同在一個合理的社會中,道德應是第一位,其次才是民主。沒有道德,民主令人厭惡。很多情況下,民意不但不能阻止戰爭,相反還加速戰爭的爆發。像○三年美國總統布殊發動伊拉克戰爭時,民意支持率竄高至百分之七十一。香港的民主路,在一眾政客的興風作浪下,顯得崎嶇難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