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9/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書簿津貼教局玩殘貧戶

教科書年年加價,政府一邊高調宣示要為家長減輕捱貴書的重擔,另一邊卻唱慢板,未根治現時開學後才發放書簿津貼,要財困家長「先墊支、後回款」的弊病。即使政府學生資助辦事處近年闢出「加快版」的申請途徑,提早於開學前約一個月發放津貼,但使用率奇低,平均只有約百分之一申請受惠。歸根究柢,有校長怒斥,當局叫學校推薦,但書簿津貼並非經由學校代為申請,學校難及早察覺窮苦學生,加上欠缺宣傳,形同虛設,根本未切實幫助家長應急。

最快十月中才發款

據了解,教育局最近終於承諾檢討「先墊支、後回款」的問題,但具體回應仍需時研究。

按現時一般申請書簿津貼的機制,學生家長需於五月向學資處直接遞交申請表格,最快待十月中旬才獲發放津貼,距離九月開學遲一個多月,家境貧困的家長惟有先「撲水」自救。

根據學資處統計,○八\○九學年有近廿九萬五千宗學校書簿津貼申請,百分之九十九點八申請成功,其中逾兩成七獲批全額津貼。小學津貼額為二千五百四十八元,中一至中七津貼額則由一千零廿至三千零六十二元不等。

對於被批評遲至開學後才發放書簿津貼,教育局指,自○六\○七學年開始,學資處推出「校長推薦計劃」,要求學校在開學前預先提名校內家境清貧的學生,並提早在開學前向有需要學生發放書簿津貼。

學資處發言人指,學校可平均在每班推薦一名學生參與,以全港逾千間學校,每間有廿四班推算,即計劃每年約提供二萬四千個名額。不過,該處資料顯示,○八\○九學年只有四千零三十五宗書簿津貼申請,是透過「校長推薦計劃」獲准於八月底發放津貼,僅佔該學年整體申請總數百分之一點四;本學年獲批申請更進一步減至三千九百六十四宗,令人關注受惠於「加快版」申請途徑的家長少之又少。

記者綜合多名校長的分析,發現財困家長對此計劃欠缺認識,計劃全賴學校能否盡量主動找出急需援手的家長。津貼小學議會主席鄧貴泰坦言,家長不是經學校向學資處提交書簿津貼申請,學校難以掌握學生經濟背景,加上教育局及學資處對計劃欠缺宣傳,計劃實在無甚作用。

津貼中學議會主席廖亞全則指,學資處早於三月向學校派發推薦表格,「學校好難察覺邊個學生有需要,新生更加唔知,唔通逐個學生家長去問?希望當局唔好再賴學校校長」。

■記者李寶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