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加強服務原屬德政,但未有適切配套則變成「靠害」!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於今年四月一日起延長卅三間主要圖書館服務時間,但個別圖書館每逢周一會延至中午十二時才開放,電梯大堂因冷氣未有適當調節,令大批等候入館的市民如同置身「蒸籠」,無不叫苦連天。立法會議員批評康文署只識死守規條,增加服務卻未能彈性調節設施,益顯處事僵化。
每年夏季橫跨考試季節與暑假的時段,公共圖書館的使用率一向高企,過去康文署已多番被指未因應人流調節館內溫度,無數使用者曾體驗「高溫效應」之苦,然而,今年的「高溫效應」竟因延長開放時間而擴展至館外。
「唔熱到暈都熱到病」
牛池灣公共圖書館每逢周一延至中午十二時開放,但早在上午十時許已陸續有市民在館外電梯大堂等候。記者查證當日,發現接近開館前已有近五十人排隊輪候,惟密封的電梯大堂僅得一部「老爺」冷氣機吹風,空氣翳焗。記者曾於在冷氣機前量度溫度,發現溫度高達攝氏三十度,較多市民聚集處更高達三十二度,較當日室外僅錄得攝氏二十九度還高。
「咁多人逼晒喺電梯大堂等(圖書館)開門,唔熱到暈都熱到病啦!康文署有冇諗過市民感受,可唔可以裝多部冷氣機?」在旺角花園街公共圖書館外「等開門」的余先生早已汗流浹背,認為屬密封式設計的電梯大堂應配合實際需要而增加空調設備。至於觀塘瑞和街公共圖書館亦被陳小姐投訴冷氣不足,要求康文署正視問題。
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委員陳克勤批評康文署只識死守舊有規條,未有因應實際環境調節開啟冷氣時間,「康文署職員應該易地而處,了解吓市民感受,即使喺入面做準備工作,見到出面有咁多人等,係咪要提早開(電梯)大堂嘅冷氣?」陳亦指事件顯示康文署處事僵化,未有急市民所急。
促因應人數彈性調節
對於圖書館電梯大堂竟錄得較室外還要高的攝氏三十二度高溫,黃大仙區議員何賢輝直指難以接受,「圖書館職員唔應該咁死板,見到人多就要彈性調節溫度。」何認為康文署可張貼通告,列明冷氣開放時間。
康文署發言人承認,上述圖書館入口電梯大堂空調設施在開館前三十分鐘才會啟動,為改善電梯大堂環境,現正研究加設掛牆風扇的可行性。
記者 吳琰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