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即將成立六十年,國人不但「站起來了」,自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經濟起飛,國力更令世界矚目。《時代雜誌》不久前的封面,是一隻熊貓正在給地球打氣,並發問:中國能拯救世界嗎?《時代雜誌》這一問,相信是基於全球十大經濟體當中,中國是唯一一個正在增長的經濟體,並快將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
「建國六十周年」的大日子已進入倒數,我們見到內地釋放維權人士;中央領導人在新疆慰問各族民眾,營造和諧氣氛;也有領導人考察浙江,強調經濟向好但不穩定。內地雜誌亦非盲目叫好,並認為中國只能救自己,一改以往「報喜不報憂」的陋習,這無疑是一大進步。
經濟不穩定,皆因依賴出口的現狀並未改觀。中國在金融海嘯難以獨善其身,面對海外需求下跌,中國需要發展內需,然貧富兩極,大部分人根本仍欠消費力。要對世界有貢獻,恐非短期能見到。
胡適一九一五年的日記有一則說:「國無海軍,不足恥也。國無陸軍,不足恥也。國無大學、無公共藏書樓、無博物院、無美術館,乃可恥耳。我國人其洗此恥哉!」胡適是個典型的文化教育救國論者,書生之見,今視之,容或有所偏蔽;然衣食足,國昌盛,我們自是不願生活在不安、焦慮、迷茫、只見錢不見良心的國度吧?
中共建政六十年口號無數,老朽最怕「橫掃一切牛鬼蛇神」,文革無數的傷痕,皆因這句令歷史沉思嘆息至今!最啱聽的是鄧小平的八字真言:「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這種軟實力,才可發揮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