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香港本來是福地 奈何阿斗扶不起

即將離任的科大校長朱經武臨別依依,昨日與傳媒聚會時表示,在港八年時間,感受到香港是一塊福地,希望香港明天會更好。接着他話題一轉,指本港不能再依靠金融業帶動經濟,他認為本港在科技及醫療方面有很高的潛力,但需要時間來發展,他嘆惜港人欠缺耐性。這番話語,既體現他熱愛香港的拳拳之意,也難掩他對港府無所作為的失望心情。

港大校長徐立之亦表示同意朱經武的意見,他指出,雖然政府已成立研究基金,但當局對科研發展的資助仍然不足,現時無論是實驗室、其他配套設施等,均沒有獲撥款津貼興建,香港要再進一步,一定要加強科研經費及其他配套支援。

在此之前,朱經武已多次批評港府目光短淺、急功近利,不重視科研發展。事實亦是如此,當年亞洲金融風暴席捲香港,董建華臨急抱佛腳,成立創新科技委員會,並邀請華人科學家田長霖來港主持大計。可惜董建華志大才疏,有心無力,出師未捷身先去,他人走茶涼,創新科技熱鬧過一陣子就不了了之。

董下曾上,曾蔭權侈言僅靠金融業就能養活一千萬人口,又自詡要將香港發展成「紐倫港」,一腳將創新科技踢入角落。這還不止,工商及科技局也被改名為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將「科技」兩個字去之而後快,可見曾蔭權對科技完全是無知,也不屑一顧。萬萬料不到的是,港府預期中的黃金十年沒有來到,一場全球金融海嘯令香港蒙受滅頂之災,金融業再一次淪為重災區,港府也再一次嘗到目光短淺、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的苦果。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中央政府早前將上海定位為國際金融中心及航運中心,香港金融中心地位更是岌岌可危。最近,廣東省又決定在深圳前海發展現代金融服務業,使香港進一步陷入四面楚歌、走投無路的境地。

香港金融業優勢逐漸消失,這是任何人也看得見的現實,港府只好將創新科技從故紙堆檢出來,將其與教育、醫療、文化創意等打包在一起,稱為六大優勢產業。曾蔭權近日聲稱,今年的施政報告將集中精力發展六大產業。港府在創新科技上摸着石頭過河,結果兜兜轉轉,又回到原點,這正是回歸十二年一事無成的寫照。

知恥近乎勇,若港府真心誠意、集中力量去發展創新科技,十年未必有大成,起碼有小成。但令人失望的是,港府不改好大喜功的毛病,企圖一口吃成一個胖子,一鍬挖出一口深井,同時間發展六大產業,貪多嚼不爛,這與內地大躍進年代提出「畝產萬斤」、「超英趕美」的口號一樣,根本不切實際,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且,港府口口聲聲要發展六大產業,卻沒有具體的發展措施,過去人們常說空談誤國,港府不正是空談誤港的典型嗎?

其實,港府發展創新科技到底有多少誠意,數字最能說明問題。目前,本港對科研投入所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僅百分之零點八,相比之下,內地是百分之一點五,台灣及新加坡約佔百分之二點五,美國、日本、以色列等國對科研投入的比重更高。春播秋收,有多少投入,才有多少產出,港府光說推動創新科技,但又吝於投入,到頭來必然是一場空。

本港教育也是一個大問題,受到大環境的影響,青少年大都急功近利,熱衷炒股炒樓發達,除了一個「星之子」陳易希之外,絕少有人願意投身科技事業。沒有人才、缺乏資金,創新科技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是不可能成氣候的。

舊的四大經濟支柱搖搖欲墜,新的六大產業虛無縹緲,將來靠甚麼養活七百萬人口呢?雖說香港是一塊福地,創造過無數經濟奇迹,但經不起港府肆意揮霍,再三糟蹋,再多的福氣,恐怕也所餘無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