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大道之行:體制缺陷斷送主動權

粵港合作在深圳前海建設現代服務業綜合示範區的計劃,連日來引起政經界的廣泛討論,熱潮尚在升溫之中。粵省長黃華華的新概念「前海是店,香港是廠」,完全顛覆了傳統流行一時的觀念,形勢逆轉,香港變成支援內地發展的後廠,再次觸發香港被邊緣化的危機感。

有理由相信廣東省政府與深圳市政府完全主導前海的規劃,香港變成被動配合的角色。廣東力爭產業升級、貿易與服務業走向國際,亟需香港經驗的協助;而引進金融及商業支援服務的先進經驗以提升廣東的競爭力,目標亦非常明確。換言之,廣東有非常清晰的定位與發展方向,前海成為曼哈頓,廣東將是超級大贏家。

反觀香港,近年每每被廣東及深圳牽着鼻子走,逐步失去兩地融合過程中的主動權。這亦不難理解,區域合作必須有遠見與戰略視野,不能心中無底,見步行步,結果低頭拉車,搞錯方向,斷送機會。

特區政府的施政體制完全繼承港英政府的殖民地體制,弱於規劃經濟發展,在「小政府、大市場」的指導思想下,市場有高度自主性,而且由外資財團與大企業主導經濟發展。政府沒有權威性的政策部門主理遠景規劃與統籌綜合研究,政府慣於聘請商業性質的顧問公司提供研究服務,回歸之後傳統依舊,殊不知市場導向的顧問研究無法代替由政府統籌的涉及政治與行政性質的經濟規劃。

跨境合作涉及政治體制不同的敏感區域,不能假手於顧問公司或大專院校的研究所,本來由中央政策組負責統籌研究是較佳選擇,因為涉及政府的定位、法律及大量敏感數據等問題,而且政府的行政授權在跨境合作的過程中,也較能掌握主動權,「前海爭議」恰恰暴露此一體制上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