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戲為六絕句》之一:「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上世紀二十年代,魯迅遭到各類文人圍攻,郁達夫仿杜詩作詩相贈:「醉眼朦朧上酒樓,吶喊徬徨兩悠悠。蚍蜉撼樹不自量,不廢江河萬古流。」
三十年來,內地出現一股「顛覆魯迅」之風。文人相輕,中外皆然。托爾斯泰寫過一篇很長的論文,論證莎士比亞不是藝術家,其作品不是藝術品。拜倫也說莎士比亞沒有甚麼了不起,甚至還不如英國的古典主義詩人蒲伯;拜倫說,莎士比亞之所以那麼有名,主要是因為他窮。蕭伯納更開展過反莎士比亞運動。
中國六十年來沒出現過一個托爾斯泰或拜倫或蕭伯納式文壇泰斗,換而言之,中國還找不到一個有資格唱衰魯迅的人。這些年貶低魯迅的人全是阿三阿四,形同狂犬吠日。最近,內地教科書又大砍大削魯迅作品,連《阿Q正傳》都被「驅逐」,不知主事者有何居心?
依我的看法,魯迅的《狂人日記》最應編入中學語文教科書。請看這一段:「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吃人』!」「文化大革命」的歷史不也是「吃人」歷史麼?幸好我沒被吃掉。再請看最後一句:「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但願中國出現一位能永遠結束「吃人」歷史的人物,則國家幸甚,民族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