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大道之行:幾十年難遇的爭薪運動

紀律部隊爭取改善薪酬待遇的行動陸續展開,令政府的管治更顯弱勢,市民則擔憂治安與公共服務會受到影響,輿論高度關注事態的發展。最新的行動是四個海關工會要求政府秉持「相同工種、相同待遇,類似工種、類似待遇」的準則,拉近海關與警隊的薪酬與福利距離。

自從六月中旬警隊工會爭薪酬號召警員上街遊行之後,點燃起數十年難遇的紀律部隊爭薪酬運動的火頭,入境、消防、海關及懲教等各支部隊的職方工會均先後舉行集思會、記招會或內部研討會等各種行動,向政府及社會傳遞爭取權益的強烈訊息,倘若當局沒有合理的回應,不排除會有按章工作甚至更激烈的罷工行動。火乘風勢,衝擊管治權威與社會穩定。

近期政府大打官腔,對職方爭薪酬行動的回應,一律以「明白關注點,通過現行機制,保持溝通對話」為口徑,以不變應萬變。如此口徑說了等於沒有說,如果現行機制真的是行之有效及溝通渠道順暢無阻,怎樣解釋今天局面的惡劣?

處變不驚,大可以夜行人吹口哨,主事官員的不濟,也是重要的原因。過去二十多年,由施祖祥、林煥光、王永平到俞宗怡,均未有處理好紀律部隊薪酬架構的爭議,日積月累下,計時炸彈到了敏感時刻,再沒有押後處理的空間與時間。九至十月行政會議開會討論紀律部隊職系檢討報告建議後,政府的決議及善後安排,將至為矚目,處理欠佳,局勢隨時會急轉直下。

現實而言,職系檢討報告未能涵蓋各紀律部隊職方的多方面訴求,公務員事務局聯同紀常會作出新的安排,與職方團體展開新的對話與磋商,勢所難免;政府委任具公信力的獨立仲裁委員會處理政府與僱員的薪酬爭拗,也是可行的方法。紀律部隊倘有任何工潮出現,勢非弱勢政府可以承受的政治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