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冷眼旁觀:最少干預

今天的大澳是我們的「威尼斯」,是不少「識貨」遊客的首選。多月前,幾位外籍律師朋友來港,希望一睹香港的鄉郊模樣,我介紹他們到大澳;回來後,他們對大澳的棚屋群讚不絕口,被大澳的樸素及漁村風味深深吸引。

大澳的魅力在於它未經雕琢,社區的文化歷史傳統都是上一代傳給這一代的遺產;在於她蘊藏民間智慧,例如棚屋的構造和生活方式就「迷惑」了不少建築師,令他們願意到大澳小住,理解棚屋的建造過程和研究保存棚屋的有效方法。

故政府宣布計劃投放大量資源活化大澳後,許多人都大叫「不妙」。因為任何工程都會讓大澳人工化,令大澳變成刻意營造的旅遊景點,令大澳不再是今天的大澳。

年前,土木工程拓展署主辦活化大澳設計比賽,得獎者的理念是「以最少干預去活化大澳」。但我在政府剛公布的六億元活化大計中,看不到「最少干預」這個原則。

鹽田不見了,鹽業早已式微,為何要在大澳的紅樹林一帶「復修」一幅約三千平方米的土地,讓它再次變成鹽田和「鹽田示範區」?政府說這是為了中學通識教育,但通識教育重視的是思考和融會貫通,而不是須看見實物;工程擬建可看日落的長廊,讓遊客從不同角度觀賞棚屋,但當地人說,此舉是把棚屋居民都變成動物園的熊貓,是侵犯居民的私隱。

發展局的成立和民間的互動確實縮減活化大澳的規模,但仍不足夠,我們必須用愛惜大澳文化的心,並用最少的干預去改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