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世界自然基金會推展綠魚兒保育試驗計劃,成功利用濕地資源,發展生態魚塘生產優質魚,為保育濕地、提供健康優質魚及養魚戶獲得較高經濟效益達致三贏局面;第二階段生態魚塘將由一個增至三個。
首個生態魚塘位於南生圍,飼養大魚、鯇魚及烏頭,利用天然飼料豆腐渣、麥糠及花生碎來餵飼魚類,又讓雀鳥捕食魚仔作為生態平衡,所飼養魚類生長期平均十四個月,會比一般長四至六個月,放養密度約為正常的六成。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保護區主任劉兆強指,優質魚的售價比普通高出兩至三倍,鯇魚平均每斤四十五元,只在部分超市或優質魚檔出售,受到講求食得健康的市民歡迎。他說只需用傳統簡單方法,便可以養到優質魚,而且有市場、同有經濟效益,一定會有養魚戶參加。
試食過優質魚食客均指,用天然飼料的肉質比較爽滑彈牙,特別好食。劉兆強透露,第二階段試驗計劃已展開,由現時一個魚塘增加至三個,首批魚苗今年六月初已放養,預計明年稍後會有更多優質淡水魚可供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