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7/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醫局認漏洞 姊妹廠操控藥物

醫院管理局在本港接連爆出多宗藥物事故後遭詬病,批評其藥物安全措施馬虎。醫管局九月起分階段落實七項改善措施,針對爭議最大的單一供應商制度,局方只肯為四、五種最多病人使用的藥物引入多間藥廠供應,但無特別措施防止供應商之間實為「姊妹廠」,一集團「出事」牽連轄下各廠房,所謂多於一個供應商的「後備供應」將形同虛設。立法會議員批評不打破「姊妹廠」做法即等於無意義,問題藥危機未解決。

出事串連 死撐機會不大

身兼藥物監管制度委員會成員的醫院藥劑師協會教育總監崔俊明認為,容許由「姊妹廠」同時供應藥物並不理想,因「姊妹廠」的管理文化相近,一旦出事可能牽連所有生產線,違反引入後備供應的原意。他指本地「姊妹廠」多從事生產不同藥物,以擴大市場佔有量,同時向醫管局供應同一種藥物的機會不大。

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張偉麟表示,九月開始會先就一種需求量最大、逾廿萬病人使用的血壓藥,試行引入多於一間供應商,最終將擴展至其餘四、五種逾十五萬病人使用的藥物,主要是糖尿或血壓藥。然而,當局不會特別界定供應商是否「姊妹廠」,張偉麟稱,藥廠通常由多名董事及股東持有,難以逐間追查背後是否屬同一集團,故只要有獨立運作廠房便視為獨立供應商。

立法會議員王國興擔心,醫管局讓同一集團多間「姊妹廠」供應一種龐大使用藥物,一旦出事,有機會因藥物原料來自同一源頭,姊妹廠的產品全部受影響,失去醫管局打破藥物由單一供應商提供的意義外,也無法即時找到其他同類藥物代替。

低風險藥物僅隨機抽驗

針對之前有藥物被驗出含霉菌,醫管局總藥劑師李詩詠指,日後藥廠投標時要提交微生物檢驗證明書,中標後再提交其中一個批次的化驗報告。醫管局會加強抽驗,專家小組會按藥物需求量、服用時間、處方對象等,將三千多種藥物分成高、中及低風險,例如之前曾出事的痛風藥「別嘌醇」及糖尿藥「甲福明」,便屬高風險。高及中風險藥物佔全部藥物約八成,分別每半年及一年化驗一次,低風險藥物只會隨機抽驗。

此外,當局會要求藥廠於送貨單上提供更多資料,包括註冊編號、原產地及有效日期等,以方便核對。醫管局的藥物資訊系統亦會引進條碼系統追蹤。日後成立的藥物品質保證辦事處,將統籌一系列措施及處理前線意見。當局預計,所有措施將涉及每年一千五百萬至三千萬元的額外開支。

香港科研製藥聯會執行董事陳素娟指,業界原則上同意醫管局的措施,但外國一直以「良好藥物生產規範」(GMP)為藥物安全最高指標,微生物測試較次要,即通過微生物測試亦不代表藥物質素達標,故外國亦無規定藥廠必須測試微生物。

■記者陳紹恒

會考資訊一click即睇
詳情瀏覽on.cc《放榜無限分2009》

直擊人類豬流感最新疫情
詳情瀏覽on.cc《奪命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