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昨天動議辯論「促進港深合作」,提出議案者認為,在金融海嘯的衝擊下,香港要在危機中尋找新的機遇,而加強港深合作,經營珠三角,將是未來香港新的經濟動力。
此乃遲來的辯論也,太遲了,因為今天經已時不我與,物換星移,中南海大人們當前關注的焦點,一是上海,二是台灣,不是香港也。事實上,香港現在之所以成為棄卒(說得好聽一點是邊緣化),乃是咎由自取,所謂禍去禍來唯自取,六合之外如是說了。
在昨天的動議辯論中,對於港深合作,有議員指出,香港特區政府要改變觀念,由以往的積極不干預,改為擔當先行者的角色。此說雖然很有道理,可惜現在要積極也積極不起來矣。
眾所周知,內地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深圳以「經濟特區」起飛,而所謂港深合作,主要是民間合作,港商港人北上,而不是官方合作。因為不論在回歸前還是回歸後,港府官員都自視高人一等,以深圳河為界,劃地為牢,關起門來搞自己的一套也。
然則香港在經濟上有沒有自己的一套呢?以回歸十二年來說,沒有,只是在吃老本,經濟轉型轉來轉去還是老樣子,轉不出新的經濟動力。不但如此,正所謂不進則退,在內地翻天覆地的變化下,香港經濟原來的優勢也在逐漸消失,連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也要給上海取代,因此才有昨天立法會的辯論。
可惜今時不同往日矣。因為中南海可以容忍香港特區政府在經濟上沒有作為,卻難以容忍港府放任令香港變成政治城市,並進一步在政治上影響內地也。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香港已成棄卒的話,中南海可以對香港「不管不理」,任其自生自滅自我沉淪,卻不能對深圳「不管不理」!
結論只有一個,那就是必須將香港「隔離」。具體而言乃是深圳香港不能融合,不能搞甚麼深港「同城化」,兩地正常交往到此為止,除了必要的跨境基建之外,不要再搞其他深港合作,此乃中央否決深港共建全球金融中心建議之重要因素,因為政治經濟互為影響也。
當然,兩地合作可以繼續高談闊論,紙上談兵沒有問題,但不得在行動上井水犯河水。
史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