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還看今朝:誰懂青年人心理

六月一日國際兒童節,本應是保障兒童權利、反對虐殺兒童和毒害兒童的節日,但當日卻見盡不高興及惹人嘩然的新聞,三名十三至十五歲初中女生持利刀打劫的士司機;另一則兒童風化案,十三歲女童網上援交,學生馬伕被捕。兒童不潔身自愛的話,保護兒童的兒童節又有何意義?

今時今日,社會是否仍需要刻意標籤某一類型人士應受到保護?家長及學者,或者會覺得兒童心靈很脆弱,堅持把兒童放在一個消毒的空間去栽培,但兒童的想法又是否如此?可能他們自覺已準備好,踏入成年人世界,玩成年人的遊戲,因此才會急於賺快錢,才會做出這些劣行。我們亦是否要反思,兒童是否被保護得太過,讓他們養成一種在現實社會中的特權心態,唯我獨尊,反倒讓成年人受到欺凌?

政府廣告叫青少年切勿吸毒,營造一個個仿真的個案,把一張張駭人的照片登出來,又用藝人當禁毒大使,這有用嗎?當局如此強烈禁毒,青少年吸毒的情況依然未有改善,反而有更多人北上開毒品派對,反而有藝人帶毒品出境被拘捕。孩子的反叛性就是這樣,吃軟不吃硬。你叫他做好人,他偏偏不聽,反而覺得做壞蛋更威風。你叫他不要吸毒,他偏要吸至上癮、吸至死為止,才顯得「有主權,有個性」。

所以,要他們聽教聽話,只用「心」還是不夠,也適宜用一點花巧手段,嘗試去找能夠跟他們溝通的「共同語言」,去跟他們鬥智。有人構思禁毒廣告可以這樣做:青少年,蠢材及弱者才會吸毒。電視劇集中見到的那些江湖大佬都不會吸毒,永遠都只有做馬前卒的才會吸毒,才會惹毒癮死。你等要是甘願做馬前卒,悉隨尊便!

試問誰懂得青少年的心理?斷估也不會是政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