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看今朝:學生穿校服原意

近日教育事件接連發生,坊間也把焦點放在教育制度上。但早前亦有則教育新聞,不知道大家有否注意?

有報道指,某間中學把中一班別分成直資班、津貼精英及津貼普通班三類,其中校方以「方便識別」為由,把直資和津貼精英學生的校服設計得與眾不同,「貴族校服」有別於一般津貼普通班的「平民校服」。據聞除了校服,校方對三種學生也有不同待遇,如「貴族學生」都可以免費參與課外活動,但「平民學生」要由老師挑選才可參加課外活動。

一般人認為,校服的用處只在於識別學生屬於哪一間學校,學生穿着校服走在街上,教學生約束校外行為,以免影響校譽。這不過是校服的功用,校服的真正意義,第一、讓學生對學校存有歸屬感,所有學生穿上同一個式樣的校服,代表着學校的統一和團結;第二、宣示一種「有教無類」的精神。《論語‧衞靈公》:「子曰:『有教無類。』」指施教的對象,不論出生地域、貧富貴賤、健康傷殘、聰明愚鈍,都穿着同一種校服,都接受同一種教育,這意味每一個人都能得到平等待遇,不會受到標籤。

今日社會,不公平之處比比皆是,但我想也不會有人刻意去把不公平現象表現出來。人私底下是不平等的,但仍然會極力塑造自己追求平等的形象,這就叫做虛偽;今日這所學校的制度,是無可否認的存在着標籤性,「平民學生」所穿着的校服不夠華麗,又不能選擇參加課外活動,直是學校裏的弱勢分子。坊間對此舉直斥其非,而校方亦沒有繞圈子迴避,更理直氣壯用「方便識別」來辯護。校方的舉動表現出欣然接受「社會是醜惡」的事實,這已經超越虛偽,是無恥的了。又或許這種無恥是用心良苦,希望學生從小認識社會現實、接受命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