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金管局長達十六年的任志剛將於十月一日退休,政經兩界都說金管局總裁人選非「大內總管」、特首辦主任陳德霖莫屬。這是真的嗎?
陳德霖與任志剛都是金管局成立時的管理層,不過,陳德霖曾轉投商界,在○五年出任渣打銀行亞洲區副主席,陳德霖也沒有任志剛獨擋兩場金融風暴的經驗。陳德霖為曾蔭權助選,○七年七月曾蔭權連任成功,隨即獲委任為特首辦主任。
金融界人士認為,金管局總裁操控香港巨額儲備,需有足夠的金融知識。政圈人士說,該職位敏感,港府未必會在海外招聘,而在香港財金界中,有足夠資歷與陳德霖競逐的人不多,金管局總裁繼任人已呼之欲出。
事實上,相當多建制派議員認為,陳德霖曾任金管局副總裁,熟悉國際金融運作,擁有豐富的財金管理經驗及人脈網絡,是理想人選。泛民主派也不是斷然反對陳德霖,只是強調金管局總裁一職需要通過一套公開、透明的招聘機制進行挑選。
出人意表的是,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在出席一活動後表示,現在社會上只討論陳德霖接任,未見有其他更適合的人選。他又指,要挑選金管局總裁繼任人,本地和海外可選擇的人才甚少。他的話,耐人尋味。
陳德霖是否最佳人選,其實不經過一套客觀的評審準則進行挑選,是沒有定論的。也許,陳德霖不過是「矮子裏面拔將軍」 。問題是,經過「副局長風波」,市民認定「內定」,就是內定「曾家班」,陳德霖又是百分百之曾家馬,如果他再是「內定」上位,市民必定反感這種「內定」。而陳德霖和煲呔曾的特殊關係,也令人懷疑他是否可以獨立處理金管局事宜。
所以,遴選要透明,也可公開招聘。如果陳德霖缺乏公信力,又沒有其他合適人選,任志剛也不是非十月下台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