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入風雲:發展快開放慢

上海作為內地最重要的金融中心,發展步伐一定不會慢,但對外開放的速度不容過分樂觀。

上海金融機構對上海金融中心的定位非常清楚,就是為實體經濟服務。尤其是經歷今次金融海嘯之後,更意識到泡沫金融的代價,所以無論上海還是北京,都會以此為戒,金融活動只能和實體經濟相關,不能為了炒賣而存在。

如果金融市場是為實體經濟服務,那中國的經濟體系已經是超德趕日,坐季望亞。內地的經濟規模愈做愈大,大型發展項目一個接一個,金融活動也必定跟上,市場存在,發展空間存在,也一定會有快速的增長。

但發展歸發展,卻不一定以同等速度實行開放。所謂要把上海在二○二○年建成「國際金融中心」,這個銜頭是有註腳的,那就是跟中國的經濟情況和人民幣情況相適應,亦就是要符合實際國情。這個銜頭的定義,是用中國的情況來定義,而不是以歐美的定義來界定,所以上海到時就算建成一個「國際金融中心」,也不會是另一個紐約或倫敦。

有了這個前提,就不要有美麗的誤會,以為二○二○年是一個終點,或者假設中國金融市場人民幣的自由兌換及資本帳完全開放,都會在二○二○年前完成,這完全是不符事實的推測。

正確的理解,是人民幣自由兌換和資本帳完全開放是一個獨立發展的過程,這是以國家整體利益為依歸,而不是以某一個年份為目標。總而言之,上海市場的發展,就是按照這兩個前提,在二○二○年時可以發揮到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而不是以二○二○年作為死線,務必在這期限前作最徹底的開放。

經過今次金融海嘯,中央政府更會小心翼翼見步行步,二○二○年之前,恐怕很難達到人民幣自由兌換和資本帳完全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