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以一定程度上的忍讓來換取發展的和平環境,在內地有不少反對的聲音,尤其是在民族情緒高漲的時候,北京政府更是裏外受壓,有口難言。
大概在六、七年前,內地製作了一套名為《走向共和》的歷史片集,其中最受爭議的角色就是李鴻章。
該歷史片集為李鴻章半翻案,一洗其以前無能賣國的形象。片中的李鴻章是有能的,也有所作為,但在當時的客觀條件下,中國就是打不過人家,勉強作戰,始終難逃一敗。所以李鴻章在臨終時上的奏章,就提醒慈禧太后,中國以前每強出頭一次,就吃虧一次,今後最好還是集中精神自強發展,補足體力才再作計較。
故此,當時有一個分析,對李鴻章的重新評價,就是要把埋頭苦幹、決不當頭的大政策重新解釋一遍。
筆者對李鴻章一直都不簡單以賣國賊視之,反而認為他只不過是無法達成一個超時代的使命,所以在《走向共和》一劇當中,李鴻章見梁啟超時,曾經拋出「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的說法,其實就是他無能為力的寫照。
李鴻章在甲午戰爭戰敗之後,在北京賢良寺暫住,每至深夜不能入睡,經常反覆說自己只是在大清帝國這間破屋,糊上一些紙張去充撐一下,遇上大風雨,當然是不堪一擊。這大概是自知之明和中肯之言,說到底,李鴻章沒有作出最深刻、最關鍵的改革,他那支北洋艦隊,也只是拿來嚇嚇對手的道具而已!
李鴻章的臨終奏章把道理說出,但卻沒有實行,而現今中國改革卻是真的進行了,經濟和軍事能力也不是李鴻章口中的糊紙把戲。故李鴻章不知等國力轉強要等到何年何月,但目前中國再等,也不過十多二十年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