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本報訊】一項調查發現,三分之一的受訪屯門區青少年自我評分為「高快樂感」一群,但最多受訪者選擇的最快樂時候,均與個人及朋友有關,沒有一項與家庭關係有關,調查機構指青少年重視朋輩認同,以肯定自我,屬正常現象。
基督教女青年會上月訪問了逾三千名六至廿四歲的屯門區青少年,調查顯示,他們的快樂指數平均超過六分(十分為滿分),三分之一人的自評分數更達八分或以上,屬高快樂感一群。
受訪者從四十項預設的「最快樂時候」中選出十大,結果頭三位分別是「有空閒時間娛樂」、「與朋友享受快樂時光」及「結識到知心朋友」。女青年會分析列出十大「更快樂」的妙法,頭三位分別是「擔任校內服務崗位」、「能表達對社會的意見」和「做義工」。
快樂感愈高 抗逆力較強
就讀中三的阿叮,曾因愛犬被母親送往愛護動物協會,氣得跟母親冷戰逾月,後來兩人坦誠相談,終了解母親是因擔心她學業受影響才作此舉動,最後冰釋前嫌。阿叮參加女青年會的「快樂人生」課程後,學懂如何尋找快樂。
女青年會屯門區督導主任潘永盛指,快樂感愈高的青少年,身心愈健康,創意和抗逆能力亦較強,建議學校多鼓勵學生參與校內服務崗位,讓他們找尋滿足感和快樂,而父母即使忙碌,亦應抽空跟子女相處,創造共同的快樂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