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看今朝:「文化」屠城記

世界正走向全球化,某些霸權國家以全球化作口實,以政治、經濟、武力去迫使其他國家妥協,不過這只屬於「武裝殖民」,壓根兒未能把一個地方對「宗主國」的反抗意識連根拔起。於是,在政治、經濟、武力以外,文化被視作第四種侵略手段。

文化侵略,往往在我們日常生活、不為意之間擦身而過。我們不為意,因為我們潛意識地覺得西方文化才是現代生活的主流文化。傳統文化被西方國家所利用,用以傳播他們的價值觀,我們就在旁邊觀賞,卻未察覺我們的傳統文化已經被蠶食。

美國連鎖咖啡店集團在端午節來臨前,在內地推出了「咖啡糉」應節。長洲太平清醮時,參與人士要「入鄉隨俗」不碰葷腥,島內一間美國連鎖漢堡包快餐店亦只賣齋漢堡包等不含肉類的食物。咖啡糉不是中國糉,齋漢堡包也不是中國饅頭,它們以中國的節日特色來做載具,把食物的文化、美國的文化透過糉和漢堡包傳揚出去。

我們覺得西裝是一套高雅的服裝,在大型場合更要穿西裝來表示對主人家的尊重。西裝從外國傳入,中國本身也有漢服,但未見漢服成功打入外國,未見有洋人會穿漢服以示對中國人的尊重。我們見人穿漢服,可能以為在拍古裝片;有人覺得漢服很守舊、很落後,彷彿漢服就是脫離現實、是中國封建帝制的表現,而西裝就是現代化、自由民主的代言品。

有學者說:假如某國想保持世界霸權地位,而中國作為擁有百分之二十二之世界人口的文化大國,那麼某國就必須靠文化侵略中國,令中國人的固有思想逐漸與外國同步,使得中國表面雖擁有獨立的主權,但骨子裏的行為和思想已經全盤向外同化。古希臘有「木馬屠城記」的故事,二十一世紀也有「文化」屠城記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