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入風雲:全民領袖與政黨政治

馬英九身邊的人選擇現時開口,是因為吳伯雄的任期今年八月屆滿,所以在三、四月間,就要卡位造勢。吳伯雄和馬英九的關係一直欠佳,馬英九宣誓就職時,原本把吳伯雄安排坐在其他在野黨代表之列,氣得吳幾乎要缺席典禮,兩人的枱底較勁,可想而知。

馬英九的全盤計劃如何,外人當然無法得知,但有幾點是可以斷言的:第一是對黨主席志在必得;第二是將一直抗衡馬英九的力量踢走,馬英九對連戰是無可奈何,但對吳伯雄則游刃有餘。

馬英九要選黨主席,黨內無人可以阻止,因為由總統兼任黨主席,本來就是國民黨的傳統,但馬英九曾公開表示不想兼任,以免影響他的全民總統形象。現在出爾反爾,那自然需要有一番說詞,中間的安排也要仔細一點,惟有這樣才不被人詬病。

任何一個經選舉產生的行政首長,其實都是代表全部選民,而不只是代表向他投票的選民,否則不必選舉,群體按意願來分裂,各自為政就好了。

然而,代表全民並不等於完全拋棄政黨政治,而所謂全民代表,和政黨政治的運作是需要折衷協調的,行政首長在代表全民利益時,還是以自己政黨的理念、政綱為基礎,換句話說,這是以政黨政治來實現全民利益。由此可見,政黨政治不但不能被取代,反而是前提、是基礎,而所謂全民領袖是虛的,反而政黨政治才是實的。

所以全世界的民選領袖,最初都是把全民代表掛在唇邊,但一年半載之後,又要回到自己的基本盤,守回自己的根據地,美國如是、香港也如是。

馬英九在當選一年之後,虛的已經做得八八九九,當然要回歸黨務實權,在此背景下,吳伯雄不能不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