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入風雲:給予和爭取

台灣一直都希望能踏足國際舞台,而民進黨過往都以蠻幹的方法,結果是徒勞無功。國民黨上台之後,用回以前兩岸會談的方法,大家對此都比較看好。幾個月前,國台辦的一位官員跟香港記者私下透露,台灣有望在年內取得一些進展,其中一個目標就是世界衞生組織,消息之後曝光,甚至被炒作為台灣有機會加入世衞。

昨天世衞正式公布,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下月舉行的世衞大會,一些報道簡化稱之為台灣以「中華台北」加入世衞,這並不正確,台灣只是參與世衞大會,而不是加入世衞組織,兩者根本完全不同。

除了性質方面要搞清楚之外,須知道,今次台灣獲准參加大會,是經北京取得,而不是台灣自己通過友好國家爭取。首先,這是確立了北京的主導地位,台灣要在國際舞台活動,必須先通過兩岸協商,經北京同意,並且在細節安排上取得共識,而不是自己亂打亂撞,希望製造既成事實來逼北京接受。今次世衞的決定,其實就確立了這樣的一個模式。

以前民進黨其實有兩個目標,第一是參與國際事務,第二是衝擊和刺激北京,兩個目標同樣重要,但後者目標更重要一點。因為陳水扁手中的一張王牌是悲情牌,盡量讓大陸看起來兇一點,陳水扁就扮弱者,並且把台灣人拉落水,大家一道被北京打壓,所以必要時犧性國際空間,也要衝撞大陸。結果是民進黨自行開拓國際空間,北京就全面圍剿,封殺台灣的出路,不斷上演外交攻防戰。

現時馬英九不以衝撞大陸為手段,而只是希望拓展國際空間,那自然要回到「先行兩岸協商」的框架,從而確立了台灣的國際空間是北京給予的,而不是台灣自己爭取的模式。國民黨對此是避重就輕,當然不會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