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看今朝:教育產業化的迷思

經濟機遇委員會宣布將「教育服務」列為香港六項「具優勢」產業之一,應給予發展。然而,坊間謂現今教育制度存在着的「不公平」,或會窒礙有關當局把教育產業化的成效。

莘莘學子把金融、財務、工商管理作優先,因為它們比較吃香、較容易賺錢;哲學、歷史、政治等則被視為「水泡」,有選擇「水泡」的學生只為拿「大學生」名銜而已。說到底,這源於香港產業結構走向單元化,近年更獨沽一味地以金融為主,沒有分散風險,發展其他行業,有人更認為此情況致使金融海嘯禍及本港各階層。單一化的產業政策,最終影響學生對未來就業前途的抉擇。

有人說香港的大學教育制度不公平:商學院、醫學院、法學院以至其他吃香的院系,擁有大量資源、脈絡及人事關係,有能力動員向私人企業籌款,企業亦能在這些院系中選拔優秀學生,給予實習、錄用,互惠互利;至於校內比較不吃香的院系則欠缺競爭力,修讀的人少,獲得的資助更少,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再看內地十六屆三中全會,中央領導人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即建立一個具包容力、容納多元文化及產業的和諧城市。套用在學術層面,大學院系亦需要平等發展,支持及資助方面不應存在任何偏袒。

但要是院系之間本身經已存在不公平的待遇,「一視同仁」地把教育全盤產業化,是否會令欠缺競爭力的院系因抵受不了產業化的風險而被淘汰出局?對於坐擁龐大資源的院系來說,讓它產業化、自負盈虧可以理解;但對於欠缺競爭力的院系,當局是否可予以扶持及加強資助,讓它有能力自力更生,才好說把教育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