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蔣經國百年誕辰,馬英九搞了一系列的追思和紀念活動。令人矚目的是,儘管綠色政權搞了八年「去蔣化」,但是,如今竟無綠營人士敢說蔣經國一個不字,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也只是婉拒馬英九邀請,不出席相關活動而已,為甚麼?
稍為公正的人,包括民進黨上層領導和基層百姓,都正面肯定蔣經國。蔣經國獲共識功績起碼有這幾項:
一、全力推動島內「十大建設」,使台灣當年贏得「亞洲四小龍之首」的美譽。
二、臨終前開放大陸探親,也允許老兵返鄉,打破兩岸近四十年的隔閡,促進了兩岸關係的改善。
三、決意推行民主改革,解除戒嚴令,開放黨禁和報禁,為台灣後來的政治民主鋪平了道路。
四、推行本土化政策,向本省人開放政權,大量任用本省籍官員,如林洋港、謝東閔、李登輝等。
五、廉潔奉公,勤政愛民。蔣經國在上海「打老虎」的時候,就非常清楚腐敗的危害,他執政期間作風清廉,盡得民心;他也非常關心民眾生活,勤走基層,每年下鄉「平均超過二百次」。這與民進黨掌權八年政商勾結、弊案如山、問題重重,形成極其鮮明的對照。
正是蔣經國在台灣深得人民愛戴,因而蔣經國在台灣歷史上幾乎是一位沒有爭議的人物。阿扁的「去蔣化」是針對蔣氏王朝,但是矛頭極少對準小蔣。馬英九重新執政後,民進黨人執行的是堅決反對政策,但是對國民黨舉辦的各種紀念蔣經國活動則幾乎「默不作聲」。顯然,蔡英文如果反蔣經國,就難保不會遭到綠營人民的反彈,不但沒有加分,反而會失分。
有趣的是,現在北京的涉台學者說,台灣人民至今懷念蔣經國是很自然的,因他有早期共產黨員的作風,實際上「他比共產黨還共產黨」。其實,蔣經國搞土改可能比毛澤東更成功,起碼現在台灣沒有「三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