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看今朝:走向國際化序幕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公布了上海、廣州、深圳、珠海及東莞五個城市作為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試點。早在去年底,內地有關負責人已經「事先張揚」跨境人民幣結算的粗略計劃,到今年三月,中央領導人在兩會工作報告中,特別指出香港要開展人民幣結算業務。北京才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正式頒布指令,行政效率令人咋舌;不過,亦有人認為政策出台的催化劑,或許是剛完結的G20峰會。

在G20開幕前,內地各大官員對美元的言論,紛紛被視為中國挑戰美元本位的主權性。有西方人士,當中包括著名投資者羅傑斯及「歐元之父」蒙代爾,都不約而同指出人民幣地位將會大為提升,並可能成為世界儲備貨幣。有輿論認為,中央領導人的「擔心」、周小川的「超主權儲備貨幣」都只是楔子,潛台詞可能是「制衡美元強勢地位,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西方要鞏固霸主地位,難怪他們視中國的言論為洪水猛獸,千方百計要一挫中國的氣燄。在G20的談判桌上,西方國家及日本早已申明不支持把「超主權儲備貨幣」列入議程,反而法國總統薩爾科齊把「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的避稅天堂黑名單帶上議程,而當中香港及澳門均榜上有名。去年國務院已允諾港澳地區成為進行人民幣結算的試點,有人認為法國此舉是否定香港的金融地位,暗指香港不適宜成為人民幣結算中心,在各國面前給中國臉色看。

無論如何,人民幣試點勢在必行,而且要愈行愈快。莫說中國可能出於意氣,一口氣把跨境貿易人民幣試點增加到五個城市,這確實是推進人民幣自由流通及兌換的必要程序。有學者說,貨幣的國際化必須經歷從結算貨幣到投資貨幣,再到儲備貨幣三個步驟。中國走出了第一步,好戲陸續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