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唐唐管樹似曾相識

曾蔭權讓唐英年「管樹」、「護樹」,輿情立刻把這件事和當年老董讓他當「掃街大隊長」聯繫起來,認為二者何其相似。為甚麼會這樣呢?此乃「政治」作怪也。這個「政治」不是老百姓、輿論界無中生有的,而是大家這些年觀察香港政壇、政治風雲變幻所得。

香港推行高官問責制不久,一直和董建華明爭暗鬥的陳方安生就「劈炮唔撈」。時任財政司司長的曾蔭權接替其位,出任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則出任財政司司長。高官問責制下的政務司司長實權已不比當年,更比不上港英政府的布政司,只剩下一個香港「二號人物」的尊貴虛名。曾蔭權之所以坐上這個位子,一是「事出突然」,中央和特首沒有準備;二是接位者順延向上,這是「事出突然」的「合理」安排。後來,老董「腳痛」,半路請辭,曾蔭權當上特首,也是這樣的路數,是運氣使然。

因此,由財政司司長到政務司司長,曾蔭權雖然官升一級,但董建華不喜其人的說法還是在政壇流傳。當上政務司司長後,在「西九項目」問題上,曾蔭權「前倨後恭」,既擺不平發展商,也消除不了輿情的種種疑惑和批評,只好收回「計劃」,推倒重來,令曾蔭權的能力備受抨擊。沙士之後,曾蔭權在香港官場「改制」之下已無所事事,遂被老董委派全盤統籌「衞生清潔」事宜。

此凸顯了兩條政治訊息,一是高官問責制下,政務司司長已經「變質」,淪為「救護隊」、「臨時工」;二是老董「看不上」曾蔭權。前者屬「制度政治」,後者屬「人事政治」。

今天,曾蔭權早已坐上了老董當年的位子,唐英年也坐上了曾蔭權當年的位子,但「制度政治」依舊,「人事政治」依舊。高官問責制繼續實施且進一步擴大,曾蔭權比董建華有更強烈的權力欲,更不把政務司司長當回事。曾蔭權和唐英年的關係,比當年老董和他的關係更讓人議論紛紛,這當中還加插着一個他的「真兄弟」曾俊華和唐英年「博弈」未來特首寶座。曾怎麼對唐,必被質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