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早前一件以逾百萬英鎊成交的藝術品─《Girl With Balloon》於拍賣會上自毀的報道嗎?據悉是英國塗鴉藝術家Banksy為了「反拍賣」而策劃的「行為藝術」,於整個藝壇掀起一番熱議。姑勿論Banksy本人是否樂意看到作品大賣,但無可否認,這位未曾露面的街頭創作人已成為藝術市場中炙手可熱的人物。其實英國現代及當代藝術的魅力豈止於此,像畫廊主人Tanya Baxter不但深受感動,還毅然投身藝術市場,讓更多人認識英國藝術家的實力與潛力。
博物館是文化寶藏,對某些人來說,更是獲得啟發的泉源。小時候的Tanya,經常於藝廊、畫室流連,漸漸領略到英國當代藝術的吸引力。「自小已對藝術產生興趣,不時參觀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泰特不列顛美術館(Tate Britain)等著名博物館,有幸親睹Lucian Freud、Francis Bacon、Frank Auerbach等大師之作,令我驚嘆不已。」
Tanya坦言,來自倫敦藝術院校的藝術家最具吸引力,視野具前瞻性,又會通過創作表達個人經歷和想法,正如因逃避納粹黨而來到英國的Auerbach和Freud,兩者的創作態度都是一絲不苟,作品滲出一股強度和力量,顯示出二人對藝術的熱愛與激情。1995年,Tanya索性把興趣變為事業,在香港開設畫廊及藝術諮詢公司Tanya Baxter Contemporary,並主力經營英國藝術品。
即使是藝壇門外漢,相信對Banksy於拍賣會上的惡搞行為也有所聞,Tanya認為這位藝術家最獨特之處是在作品以外的延伸。「早在《Girl With Balloon》之前,Banksy已因連串干預社區的行為而聞名,如『修改』路牌、印製個人錢幣、擅自於羅浮宮掛起作品等,背後動機是要引起公眾對沉迷消費、藝術定位等社會議題進行思考。現、當代藝術之所以引人入勝,往往緣自作品隱含的象徵意義,它是帶領我們通往一個想像空間的路標,該空間是由藝術家發現、揭示,甚至創造的,不少英國藝術家在這方面都拿捏得十分準確。」被箇中魅力所吸引,英國現、當代藝術品於近年受到不少收藏家青睞,Banksy以外,奧普藝術代表人物Bridget Riley、擅長繪畫裸體人像的Jenny Saville、普普藝術大師David Hockney等人的作品均廣受歡迎。
鑑賞藝術的能力並非與生俱來,Tanya認為初接觸這門學問的人士,首要學懂判斷藝術品的價值,除了多花工夫鑽研作品的出處及狀況外,亦要研究藝術家的拍賣紀錄。綜觀近期的拍賣成績,英國藝術家的作品有不錯的表現,像Francis Bacon於1972年創作的《Figure in Movement》錄得近2,600萬美元的成交價,而Frank Auerbach的畫作《Primrose Hill, Summer》亦於早前在弗里茲大師賽上以超過590萬美元出售,打破藝術家的拍賣紀錄,這些數字很值得收藏家參考。
另外,身為女性的Tanya亦推介大家留意英國女性藝術家的作品,像Bridget Riley、Tracey Emin都是炙手可熱的人物,作品的升值潛力很大,例如Jenny Saville於1992年創作的自畫像《Propped》(承受)於上月一個拍賣會上錄得1,240萬美元的成交價,高出估價4倍,更打破了在世女性藝術家的作品拍賣紀錄呢!
撰文:余彩瑜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