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x影像 沒規律的實驗

上世紀二十年代,電影人Oskar Fischinger嘗試以管弦樂為動畫配樂,又為新發行的唱片製作動畫,成功給音樂和影像連線。經歷近一個世紀的發展,音樂與影像已變得密不可分,但受着既有觀念和主流市場影響,不少創作人變得墨守成規,令作品逐漸流於死板。為了打破悶局,本地樂隊tfvsjs鼓手Anton與《一念無明》導演黃進合作,展開一場沒有規限的實驗,重新探索音樂和影像的關係。

重拾初心 為好玩而創作

兩年前,tfvsjs邀請黃進為作品《Burn all flags》以及《and paint our pupils with the ashes》拍攝MV,因樂曲中有一些連續的16分音符,機械感頗強,令黃進有了集中拍攝鼓手的想法,但礙於器材問題,該次合作被迫擱置。後來,鼓手Anton因創作不如意而感到沮喪,幸好有前輩對其音樂予以肯定,鼓勵他Keep Pushing,終令他學懂放開,不再糾結於當下的對與錯,深信繼續堅持就會找到出路。之後便嘗試延續當年的計劃,跟黃進一起開展「Project Keep Pushing」,邀請多位本地導演為6首tfvsjs的純音樂製作MV,希望一同尋回初心,不用考慮主流市場和觀眾想法,單純為了好玩而創作,突破創作的瓶頸。

擴闊固有想像 自由度大

黃進表示,Project Keep Pushing是一個擴闊固有想像的計劃,自由度極大,每位導演可任意挑選tfvsjs的作品,按照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去拍攝,他說:「作品往往與創作人的性情有很大關連,正如一些前輩所言,你是甚麼人就會拍出甚麼東西。我很想知道不同背景、風格和口味的導演,在聽到同系列的音樂時,腦裏會有甚麼想法,當中的衝擊和碰撞又有多大?」

事實上,6段影片的風格迥異,以黃飛鵬的《滅曲》為例,影片嘗試以工業蒸汽機的運作來理解打鼓,安排Anton在搭建的工廠中拍攝,又運用了多重疊影手法和落雨場景來營造氣氛,成就了一段充滿力量的影像。又如導演方曉丹的MV《Shrine of our despair》,以自我修行為主題,將舞蹈與打鼓結合,以敲擊牽引Dancer,引伸連串動作,創造出一套獨特的舞姿。

曲風獨特 引發無限聯想

不規則的拍子、沒有主音、兩個鼓的編制……黃進形容tfvsjs的作品風格很獨特,全是純音樂,沒有歌詞,以節奏主導,拍子有很強的重複性,令人有豐富的聯想,所以每個聽眾會有不同感覺。要將之影像化,難度實在頗高,所以他選擇以鼓手為拍攝焦點,因為單看鼓手的演出,已能感受各種情感,當中的肢體交流。更展現出一種戲劇力量,充滿可能性。

好像製作《and paint our pupils with the ashes》的MV時,黃進沒有重複兩年前的做法,反而跳出了Comfort zone,採用了全新的概念拍攝,他說:「很多人會以短促的剪接手法來凸顯打鼓的節奏感,但為了加強聲音與空間的連繫,我刻意用了長鏡頭,更安裝了30支會因應敲擊開關的有色光管,令鼓聲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空間,是一次有趣的實驗。」

投入不同風格 具挑戰性

Anton坦言,為了落實今次實驗,除了要跟多位導演交流,亦要投入不同風格的拍攝,頗具挑戰性。「導演們會用各種方法協助我代入角色,有人會事先準備參考資料,也有人只寫下一句句子,希望我能自行領悟箇中想法。例如黃進建議我看大友克洋的電影《Steam Boy》,參考片中一個角色想表達的訊息,嘗試感受角色的世界。」

除此之外,為了配合導演的想法,Anton甚至會為作品重新編曲 ,他說:「tfvsjs一直有兩個鼓手,但跟導演們溝通後,我發現有些導演希望保留兩個鼓的編制,亦有導演要求一個鼓手完成所有部分,所以在拍攝前,我需要為作品重新編曲,思考如何以一個人完成整首作品。」

撰文:吳俊賢

部分攝影:盧展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