翳焗缺水難散熱隨時中暑

長時間在烈日下暴曬,又不及時補充水分,好易中暑!不過,即使陽光不算猛烈,或留在室內,濕熱的氛圍一樣會令人感到悶熱侷促,引發頭暈、作嘔作悶、汗水不能揮發等徵狀。其實一個人在中暑前,一般會經過熱痙攣、熱衰竭等階段,只要及早進行適當治理,便可大大減低中暑的危險。

出事有迹可尋

人在酷熱環境下,體溫上升,需要靠身體機能自動調節來降溫,如增加排汗和呼吸次數,要是氣溫過高,生理調節無法有效控制體溫時,便會出現各種熱傷害疾病,包括熱痙攣(Heat Cramps)、熱衰竭(Heat Exhaustion)以及最嚴重的熱中暑(Heat Stroke)。家庭醫生關嘉美解釋︰「初期,身體或會出現口渴、心跳加速、小腿抽筋等徵狀。到了衰竭狀態,則會出現作嘔作悶、肌肉痛、血壓下降、頭暈、情緒激動等。若問題持續惡化,體溫高達攝氏40度,患者將會停止出汗,或陷入昏迷或休克,更會有肺水腫、腎衰竭、肝衰竭等病症,即屬中暑。」

首要盡快降溫

如果發現自己或身邊人有中暑先兆,先要找個陰涼處休息,讓患者飲水或電解質飲料,以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及鹽分。為了盡快降溫,可以鬆解患者的衣物,再用濕毛巾冷敷身體,甚至直接以凍水沖身。不過,關醫生提醒大家,患者一旦陷入昏迷狀態,切忌灌他飲水,否則有機會阻塞氣道,令情況惡化。另外,對於年紀老邁的中暑病患者,不可使用淋水的降溫方法,以免觸發心臟病。若進行急救後,患者的情況未見改善,甚至出現嚴重的中暑特徵,則需要盡快報警,送院診治。

室內也可中招

別以為只在猛烈陽光下活動才會中暑,有時在人多擠迫或悶熱侷促的室內環境,汗水未能揮發,也會中暑。此外,患病人士、長者、小童、有酗酒或飲咖啡習慣、長期飲水不足,或飲食失調人士都是中暑的高危一族,進行戶外活動時,務必注意補充水分。關醫生建議︰「平日最好避免暴曬,戶外活動宜選擇清晨或黃昏時段進行,出門前宜先飲1至2杯含電解質的水,亦可自行調製鹽水,做法是500cc水加入一茶匙鹽。如要進行劇烈運動,最好每小時飲2至4杯水。衣着方面,首選淺色反光、寬鬆透氣的款式,並帶備太陽帽、傘子等防曬配件。」

中醫的話

據註冊中醫師邱穎琳指出,夏天陽氣旺盛,溫度又高,容易令身體大量出汗,繼而損傷津液,身體正氣隨之變得虛弱,加上出汗後腠理毛孔張開,暑熱病邪乘虛而入,便會引致眩暈、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甚至昏厥等中暑徵狀。想預防中暑?平日不妨自製以下幾款消暑解熱的飲料。

海帶綠豆沙

材料:海帶60克、綠豆120克、陳皮10克、片糖適量

做法:綠豆先浸過夜;海帶洗淨後切成條狀;加水先煮綠豆,半小時後加入海帶、陳皮和片糖,再煮約1小時即可。

烏梅菊花飲

材料:烏梅3枚、五味子6克、菊花10克、冰糖小量

做法:所有材料煲30分鐘,再加入冰糖調味。

功效:清熱、養陰、生津

功效:清熱解暑、行氣健脾

老黃瓜薏仁湯

材料:老黃瓜1個、薏仁60克、陳皮1個、土茯苓30克、蜜棗4枚、豬𦟌半斤

做法:老黃瓜去核,豬𦟌汆水,其他材料洗淨,加15碗水,以慢火煲約1.5小時。

功效:清熱解暑、健脾祛濕

撰文︰馬珮嵐

部分攝影︰張群生、郭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