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五行:養生之本 首要開胃

食,是一門大學問。自古以來,統治者治國有一條金科玉律,就是:「老百姓有飽飯食,就不會作反。」治軍則是:「朝廷不用餓兵。」

站在醫學角度,從一個人有沒有食欲、有沒有胃口?可以判斷其生死。西醫認為危疾病人「想不想吃東西?」是一個重要的參考。這與中華醫學的「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同出一轍。

中醫認為,「胃為水穀之海,氣血之源」,在人體五臟五行,肝為木,心為火,胃為土,肺為金,腎為水,胃居中,常說的「中氣十足」,就是胃氣旺盛,中醫是這樣定位的:「胃者,人之根本,胃氣壯,則五臟六腑皆壯。」「補中益氣」其實就是健脾胃,改善胃口,促進消化,有利吸收,把「米氣」轉化為「血氣」。而「固本培元」亦以胃氣為本,胃氣足,中氣就足,營養的大本營固若金湯,元氣不傷,百病難侵。

三國時期,老將黃忠年過六十,每日仍可食肉十斤,臂開二石之弓(古時一石約等於現在62.5公斤),食得、夠氣夠力、有運動就身體健康,所以黃忠沒血脂高、血壓高、膽固醇高、尿酸高的老人徵狀,和關公大戰三日不分勝負,最後識英雄重英雄,一箭射中關公頭盔上的紅纓,終於與關公、張飛、趙雲、馬超並列「五虎大將」。統領蜀軍的孔明,因「食少事煩,命不久矣」,出師未捷身先死,千古遺憾。四季養生,保持飢餓感,想食飯,是重中之重,夏季要開胃,則是難上加難。

方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