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廢墟發掘前人故事

城市不斷發展,新舊交替日日都在進行,很多舊建築不是被推倒重建,就是淪為荒蕪的廢墟,數十年無人踏足……

在香港,只要細心發掘,不難找到一些廢棄的建築,當中的一磚一瓦、破殘舊物,都是前人遺留下來的歷史記號,絕非一文不值的「垃圾」!攝影師Sing Chan於機緣巧合下,發現了廢墟的美,遂利用手中的相機,捕捉一個個被遺忘的秘境,帶領我們走入廢墟尋幽探勝,發掘有趣的香港故事。

為探秘衝出香港

喜歡行山的Sing Chan,第一次接觸廢墟是在西貢:「那次到了郊外玩,無意中發現一條荒廢的村莊,在好奇心驅使下,便走入村屋一探究竟。我是在城市長大的,從未住過這類地方,第一次探訪如置身電影場景。當時我見到屋內有打穀、耕田的工具,裝修與陳設都很古舊,還找到當年坪洲大中國火柴廠出產的『九龍火柴』,相信它早於六、七十年代已荒廢……」因為一次的偶遇,Sing Chan開始對探索廢墟產生了興趣,於是積極訪尋不同地方的舊村,又會留意各類舊建築,如村校、醫院、工廠等,甚至衝出香港,遠赴台灣、日本、英國,以至冰島,希望發掘更多有趣的廢墟。Sing Chan說:「在外國,廢墟的規模大,種類亦多,當中不乏宏偉的建築,像荒廢了的城堡、已結業的主題樂園等,都是香港找不到的。」

以鏡頭展現生機

廢墟一向予人的印象離不開頹垣敗瓦、陰森恐怖等形容詞,但在Sing Chan的鏡頭下,它卻是充滿魅力,尤其在陽光和植物的襯托下,更是重現生機。2013年,Sing Chan於網上成立「荒凝止息」專頁,分享攝影經歷,但他不是要鼓勵大家走去影相呃Like,而是希望將廢墟的價值展現出來。「除了攝影,大家可以研究廢墟的故事,包括它的由來、發展,以及荒廢的原因,這樣會有趣得多。事實上,廢墟內隱藏了不少有趣的事物,你可以透過前人遺留的舊照、月曆、文件、傢俬,以至垃圾,推敲建築物荒廢的年期,想像以前的居民生活。以村校為例,一般只剩下陳舊的枱枱櫈櫈,但有次在元朗某荒廢村校內找到人體模型、內臟圖、天象圖等教學設備,而且保存得十分完整,真的令我大跌眼鏡!」

望古蹟得到關注

為防止不法之徒惡意破壞或盜取古物,很多廢墟攝影師都不會公開披露廢墟位置,但Sing Chan認為,守護廢墟的方法應是因時制宜,毋須「一刀切」︰「其實有些古蹟充滿歷史價值,卻不為人知,好像閣麟街的民房遺址是香港碩果僅存的第一代唐樓,對於研究香港城市的發展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值得保留,可是它仍未被當局列為法定古蹟。我認為這個地方應該公開,甚至加以宣傳推廣,讓更多人認識它,幫助關注組爭取公眾簽名,推動政府開展保育行動。」

撰文:馬珮嵐 

部分攝影:張錦昌